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她是由37个大小岛屿所组成,陆地面积130.90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现有7万多常住人口。南澳岛地处粤东海面,位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南澳岛海岸线77公里,大小港湾66处,其中如烟墩湾、长山湾和竹栖肚等多处具备兴建深水港,辟建万吨级码头,具备发展海洋远运事业的优越条件。南澳岛的青澳湾是沙质细软的缓坡海滩,海水清澈,盐度适中,是天然优良海滨浴场,是广东省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南澳岛上文物古迹50多处,寺庙30多处。南澳岛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十分宜人,年平均气温只有21.5℃,且空气清新,没有各类污染工业,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4000个,高于一般城市10至20倍。盛夏季节,海风习习,气候清爽,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每逢夏季,国内外旅游者纷纷来到这里避暑、休憩、游览、消夏。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态旅游的主色调,登海岛、住海滨、沐海风、浴海水、品海鲜是各方朋友上岛旅游的开心选择。这里既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青澳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又有“南中国海上天然植物园”之称的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既有“候鸟天堂”之称的乌屿自然保护区,又有亚洲第一大海岛风电场,既有历史悠久、历158任的总兵府,又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南宋古井、太子楼遗址以及众多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文史、古迹、寺庙等,所有这些如同簇簇竞相出水的奇葩,构成了一条亮丽的海岛风景线。
莲花峰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潮阳市南海边陲,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门口毗邻,有公共汽车直达景区。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陆上远观,像一朵莲花含苞待放;海上远眺,则如盛开莲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 据《潮阳县志》载:南宋末年,1278年冬,文天祥举兵勤王,为追寻“南逃”帝舟,至此峰眺望,留下了“莲花峰”、“终南”题刻,后有元代贤士张鲁庵慕名前来隐居;后人建造了忠贤祠、鲁庵墓、崇文亭、文天祥石雕像以纪念忠贤的爱国精神,莲花峰成了人们瞻忠仰烈的爱国主义名胜迹地,景区的“莲花峰摩崖石刻群”和“万人冢”两处景点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水色山光随季节递变,可分为“碧海晴波、春朝蒙雾、乘风扬帆、狮首灯光、夕阳归舟、秋阳浴日、大屿塔影、浅滩怒涛”莲峰八景,时还出现海市蜃楼的自然奇观。 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峰前一片汪洋,碧水蓝天,飞鸥只只,白帆点点。春夏之夜,天将欲晓,海面上闪烁着银光,环绕莲花峰久久不散,日出方消失,这就是海岸奇观著称的“莲峰海色”,为潮汕八景之一。
广东省汕头市中山公园于民国15年(1926年)在汕头市奠基兴建,两年后(即1928年)8月28日建成开放,位于市区月眉河畔,是汕头市新八景之一“月苑莺声”。该中山公园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包含玉鉴湖的面积达3.6公顷。公园四面环水,其中汕头的主要河流韩江在公园北面,其他三边是人工河道,公园以3座桥梁和汕头市区连接。
公园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大小11座凉亭,其中最大及最重要的是浩然亭、绳芝亭。位于园区大操场北面的浩然亭,是一座长方形的凉亭,琉璃碧瓦,富有民族特色,此亭始建于1932年,1989年原址重建,是纪念筹建公园委员会常委林修雍建园业绩而修建的。2009年进行全面整修,并对景区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和美化,营造桃花林景观。位于儿童游乐场的绳芝亭,建于1931年,是一座高7米,六角直简钢筋水泥的西式凉亭,为缅怀汕头水电创始人高绳芝先生支持辛亥革命爱国义举和兴办地方公益事业的功绩而兴建的。 位于公园西南面的馆花宫(又称花展馆),1986年建成开放,至今已经过了三期的建设,景点设施日趋完善,是观赏盆景、名贵树木的理想去处。该馆采用我国古代庭园的设计手法,通廊迂回逶迤,连庭接院,馆内现存有粤东罕见的百年老榕、罗汉松及其他珍稀树木,集各类奇花异卉、名贵盆景供游客观赏。其中有由我园园艺师精心培植而成并多次荣获全国盆景大赛一、二、三等奖的盆景榆树、榕树、角花、罗汉松等盆景,是粤东最具规模的盆景园,也是接待国内外嘉宾的重要场所。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绪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历时五年,耗资八万银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与隔岸苏安山上的炮台现呼应,扼住汕头海湾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十九世纪中期,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爆发,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与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实行门户开放,汕头就是当时十个通商口岸之一。由于外国商船纷至沓来,加上海防松散,当时驻潮州总兵方耀顺应民意,以“邻分不净,潮海严防”为由,奏请清廷建筑崎碌炮台。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