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的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四川省黑水

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喜庆隆重的节日,藏历年基本上与农历同,时间与汉区春节相近,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黑水语称为“鲁萨尔巴”。过节时盛装佳肴为一年之最。芦花地区腊月三十家家妇女洗涤衣物,打扫室内及环境卫生,户主(一般由祖父)用杨柳条扎成一个人,穿上衣物,用瓦板做四把不同样式的刀,小孩们砍回松枝。置于经堂熏姻,捡来白石垒放于门窗台上,诸事齐备以待辞旧迎新。下午傍晚后,家人不外出,合家聚于火塘,户主将准备好的面坨分给全家老小,每人左右手各捏一坨面,举至头顶,顺着身体往下捏面,口中边念祈祷语。其意为,旧年已过去,不吉之事亦逝之,新年即将来临。请菩萨、家神保佑,在新的一年人兴奋旺,顺利平安。随后捻两根布绳,在火池四角各抓一把灰,柬几很猪骨头同柳条一起装入一个预先备好的木槽,由户主一手端木槽,一手握木刀。从屋顶层到底层、边念咒语,边放枪呜炮,驱邪赶恶出室。尔后,合家欢聚于火池,吃团圆饭。初一早吃“切玛那”(即咂酒煮鸡蛋),11时左右围坐火池,于铁三足锅内边煮肉边吃,为吉祥之意,饱餐美食后盥洗。整衣正冠,于经堂完前向祖先及诸神敬香秉烛,置酒、肉、财宝(金、银、珊瑚)等物于龛上。按尊卑长幼,依次拜天地,祖宗钟灵,此为拜年。初二早晨吃面块儿(面条),为长寿之意。初三始,人们穿戴一新,携礼物(酒、馍之类)走亲戚,恭喜发财。此期间,开展民间文艺节目,如耍狮子,跳锅庄、演藏戏等,山山寨寨、热闹非凡。至十五,新春佳节遂告结束。另小黑水(知木林区)、下黑水(维古、色尔古)等地略有差异。

木巴节

农历三月举行木巴节,即敬土地神节,各寨每年轮流由两家各做一罐5桶青稞的咂酒,先由男人们上山砍来手指粗的桦木枝在其一端捆上一束柏枝。喇嘛和尚念经后,全寨男人及众僧。围着寨子吹唢呐、打鼓、鸣枪、念咒语、念经等,热热闹闹绕寨一周,意为将妖魔鬼怪从寨上赶走。同时。选出13个小孩,由一勇猛者领头,手握一把木瓢,瓢中装上燃姻的柏枝,另12个人一人背一本经书(《丹珠尔》中的“闷”12本),当绕寨的枪声一响,立即起跑,你追我起唯恐落后,绕全寨的土地跑一周,由一僧人念经后,将柳木枝分赠于人们。一块地上插一根,以示驱虫驱雹,仪式完毕,男女分群于地边场地喝咂酒、跳锅庄,尽兴一天而归。

一古节

五月的十二、十三是“一古”节,亦称“转山会”。人们到山上敬菩萨,即敬山神。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带上青稞咂酒、猪膘、馍、帐篷等,到山上赛马、打抢、吼山、唱山歌、跳锅庄、喝咂酒,此节也是未婚者相偶、幽会的良机。人们尽情地欢乐二、三日后拔帐而归。

穷度卜节

六月间的穷度卜,即敬河神节。几家人邀约而去,在一月内相继进行完,他们带上青稞(或玉米)和“察察”(一种铜制的持有藏经文的敬神器皿)跪于河边,边念祈祷语边将青稞倒入察察。加水后倒入河里,每一次表示一种祈祷。

芦花戎觉节

藏历12月8日至16日为芦花戎觉节,系清梭磨女王乌斯米日古玛时创。意为庆贺祖先对黑水的占有,戎的含意为“自由百姓”,“觉”为隆重庆祝。过去,每三年一次,历时19天,远近群众预缴土司摊派的戎觉税钱。节日期间,远近群众盛装艳服参加,整个芦花热闹非凡。土司、头人亲临主持,秩序井然。安排专人负责念经、跳神、伙食、运输各项工作。戎觉节念经7天7夜井举行除魔降妖仪式;身穿铝甲的武士,手持刀枪、弓箭,把用糌粑面做成的各种鬼魔形象鸣枪击毙后埋入地洞,盖上厚土和石磨压紧,示意叫其永世不得翻身作孽。仪仗队吹起唢呐,敲锣打鼓,跳起狮舞和牦牛舞,庆贺妖魔鬼怪已揪出降服。驱鬼魔之后。喇嘛、和尚跳神迎接各路正神、财神来境,求神灵保护,三年内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吉祥如意。然后是参加的人们开坛饮酒。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地跳起锅庄,唱起山歌,尽情欢乐。

黑水婚俗

解放前,黑水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有特殊地位的土司、头人可娶几妻,男婚女嫁等级森严。土司、头人子弟不娶穷人、科巴、娃子之女为妻。土司、头人之女只能与土司、头人家通婚,不得逾越否则要遭受谴责成受到惩罚。土司、头人之间多为包办婚姻,百姓之间一般多为自由婚姻。自由婚姻的形式有:“跑衙门”婚姻、抢亲、招郎上门等形式。完婚过程有订婚、结婚仪式。订婚仪式较简单。男女互相恋爱后,由男方的父母带一壶酒去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的父母表示同意,则将酒收下共饮,就算订了婚。如果女方的父母不问意,拒收酒则表示谢绝,提亲订婚则作罢,男女双方恋爱后若道父母反对时,相恋的男女约定时间“跑衙门”,向头人送礼,住在衙门,并为头人干活,这时男女双方再请叔叔、舅舅等人去劝说双方父母请求同意他们的婚姻,当双方父母同意后,才离开衙门各自回家,为酬谢衙门的保护定时则送给头人一条哈达。

抢亲,也是黑水的婚姻习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后,如果女方的父母不同意,男女二人约定时间和地点,女方以背水或田间劳动为名,男方约一伙青年将女方抢至家中,当即成婚,待父母知道后,为时巳晚,其女方父母也只好承认这门亲事。同时女儿也避了不遵父命之嫌,另外一种情况是,男方看中了女方,男的请人曾向女方父母提及过亲事,但女方及父母部不同意,而男方一再想达到和女方结婚的目的,男方则想方设法瞄准女方背水或单个外出劳动的机会,由男方邀约的一伙人将女的抢至家里,如果女的执意不从婚事也就不成,女方可自便返回。

上门(男到女家),黑水较为普遍。一家有几个弟兄,一般除留一子在家,其余要当上门女婿或自立门户或当喇嘛和尚,上门在黑水不受歧视,同样举行订婚、结婚等仪式。

寡妇可以再婚,亦不受歧视,但只能招嫡上门,不能再嫁出门。寡妇结婚一般不举行结婚仪式,男女双方择定日期一起共同生活即完婚。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情投意合,男女即可带对方回家住宿或私自开始同居,双方父母并不过问,在同居期间,感情上发生裂痕,亦可自由分离。同居期间女方有孕或生了孩子,男方就必须同女方结婚,或男方带女方家上门。如果男方变卦,这时男方除负担女方生育期间所必需的一切费用外,尚须视其男方的经济情况赔偿女方一定的损失。

结婚日期由男方向女方约定。结婚之日,男方邀请一些亲戚、好友去女家迎亲,不拿礼物。女方也请一些姑表姐妹和同寨友好青年同新娘作伴一路去男方家,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女方亲友将新娘送至男家中后,男方家把事前做的大馍(10斤)切开。分给送亲者每人1块,咂酒一碗,招待来客,晚上泡咂酒一坛,请送亲客人和本寨亲友跳锅庄。是夜,新娘和新郎不同居。翌日早饭后,送亲客人迈家三日后,夫妻两人回门。若夫家父母健在。尚年岁不大,家里又不缺劳力,女的即可留在娘家一面年,待生育孩子后。女方回到男家。若男方家缺乏劳力,三天回门后,女即随男人回家开始新的家庭生活。陪嫁妆奁的多少,根据女方家庭情况。一般有三足架、锅、衣服、象牙手镯、银带子、银珊瑚吊刀、银耳环、银珊瑚头饰等。

解放后,逐步贯彻实施《婚姻法》,保留自由婚姻的传统,废除包办婚姻的旧习。男女青年结婚,绝大多数都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后,再举行结婚仪式。全寨亲朋好友参加祝贺举办锅庄晚会。

卡斯达(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