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名人马礼堂

家乡区县: 河北省河间市

哈喽,大家好,又和大家见面啦,昨天带您了解了河间名人郭风惠,那今天就带您了解了解河间的另一位河间名人马礼堂。
马礼堂原名马步周,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县马户生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习文修武,养成了坚韧倔强、不畏强暴、好打抱不平的性格,名震武林。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北奔走,救国图强,屡遭曲折,百折不挠。潜心医术,硕果累累,1961年,因给彭德怀元帅治病,被诬陷为黑线人物,一边接受批斗和监督,一边行医治病,为人民解除痛苦。晚年致力于儒家气功“六字诀”之研究,1989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河间地处沧州地区,自古以来习武成风,直到清末,各村还都设有拳场,所以名家辈出。
马老7岁始学少林潭腿、华拳,13岁随威震武林的表叔张兆东学形意拳、八卦拳。
1931年,经张兆东介绍,马礼堂拜著名拳师郭云深的得意弟子,河北大学武术教授、河北省武术馆馆长刘为祥为师,学习形意拳。此外,他还向太极名家刘采臣学习太极拳,向南北大侠杜心武学习推手。
翌年,他考入华北大学教育系。不久,便组织“华北武术研究会”,聘请孙禄堂、尚云祥、刘采臣、恒寿山、许禹生、张策、郭树棠等武术名家担任导师,研究和倡导武术。
马礼堂喜作诗文,在校期间,组织过“檀玉诗社”,出版过“檀过诗集”,目睹“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曾感慨赋诗:“泪洒山河半壁残,雄心未死发冲冠。公众黍熟私家食,商女袍温织女寒。傀儡登场凭线索,娇花弄媚倚栏杆。误民误国曾识否?多少英雄血变酸。”
后来,马礼堂到山东济南,一方面在省立商中教书,在青年会教剑术,在国术馆教形意拳和国术教育课;另一方面以志然作笔名在《求是月刊》上大力倡导国术革命,提出打倒是已非人的师承门派观念,揭穿武术神秘化,反对武术舞台化,主张武术一要强健身体,二要技击胜敌,当时在开林中颇具影响。
1935年,马礼堂又发起组织“健康实验学社”和“技击实验学社”。上海、南京、武汉、山西、北平、东北和知名武术家纷纷响应,不远千里,奔赴济南,共商国术改革大计。参加学社者达数百人众,可谓盛极一时。由于他的武功扎实,精通多种拳术,功力超群,攻防能力强,所以有“坦克车”之美誉。
马礼堂晚年多致力于儒家气功“六字诀”之研究,经常应邀赴各地讲学,徒弟遍布大江南北。以90高龄而仙逝。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5月原载

作者:左炳文 华根廷 郝志东

“此时人已去,音容留屏中”,说的是一代武术气功名师马礼堂。马老虽然离开我们二年多了,但是他传授气功的录像片在北京中央电视台上时有播放,给观众再现了他从文、从武、从医的一些镜头。

马礼堂(一九O三——一九八九),原名马步周,河北省河间市马户生村人。生前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中山健身会导师、湖南马王堆气功学院顾问兼教授、北京大学气功武术协会名誉会长、养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并兼任陕西、吉林、河南等十三个省市气功顾问。

一九八八年笔者曾专程赴京拜访他,马老虽过耄耋之年,但音容像貌并不显得苍花。他打开冰箱捧出西瓜为我们去暑解渴,接着便操着浓重的乡音讲述起他一生中的苦辣酸甜。
一、少年侠义胆

马礼堂七岁丧父,孤儿寡母日子过得挺艰难。聪明伶俐的小礼堂,十二三岁便开始为母亲分担家务。这年春节将近,家中没钱准备年货,礼堂看见母亲的愁容,心里一阵酸楚,却笑着对母亲说:“娘,我赶集卖柴火去吧!”冀中大平原上,白雪皑皑,眩人眼目。马礼堂肩挑柴担,听着脚下“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就好像嘴里咯嘣咯嘣嚼着冰糖一样甜。

礼堂的一担柴很快就卖掉了,他抄起扁担,游鱼般向炮竹市挤去。突然,近处传来一声撕肝裂肺的嚎叫,他钻过围观的众人近前一看,只见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向一个卖菜的老头大打出手,老人顾不得擦拭一下嘴角流淌的血,却死命地伸手去护着那筐白菜。恶汉骂道:“老杂毛,竟敢用这猪不吃牛不啃的烂白菜唬爷的钱,我让你卖!”话到腿到,照着老人怀中的白菜筐狠命踢去,礼堂情知这一脚踢去,老人那胳膊非被踢断不可,便把扁担一仍,一个鱼跃拖住那恶汉的左腿,由于身单力薄,那汉子的右退还是向老汉的菜筐踢了过去,只听“哎呀”一声,却见那恶汉双手抱着右腿疼得嗷嗷乱叫。围观者禁不住哈哈大笑。恶汉回头一看,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正抱着自己的腿,霎时恼羞成怒,一个弹腿把小礼堂甩出三步远,举起拳头就向礼堂当胸打来:“我打死你个小杂种!”礼堂就地一滚,躲过打来的拳头,对恶汉高声骂道:“你欺老辱小,白披人皮一张。”众人见礼堂小小年纪竟有如此侠义之胆,便把恶汉连推带搡地拖走。礼堂相助的那个卖菜老人,却仍搂抱着那筐白菜嘿嘿发笑。礼堂拍打一下身上的泥土,慌忙凑到老人的面前,用手抚摸着老人的胳膊说:“大爷,你这胳膊没事吧?”接着又用手去擦老人嘴角上的血迹。礼堂把老人嘴角的血擦下,抬头一看,禁不住“啊”了一声,惊讶的叫声刚出口,便被老人暗拉长襟制止了。

二、北平广承师

卖菜老人姓李,名占奎,原是武林高手,绰号“单刀李”或“李铁疙瘩”,为人正直,鄙视武林中的互相残杀,早已隐退江湖,种菜为生。今天遇上恶徒,仍不露声色。老人为遇上有侠义之胆的礼堂而庆幸,礼堂敬佩老人的德行,便拜他为师。礼堂天资聪慧,几年光景便把前辈刀术绝技学到手。后来又从师威震武林的闪电手张占魁学艺。

马礼堂白日从文教书,晚间练身习武,冬去春来,一转眼就是十年光景。二十六岁的马礼堂身怀武技,满腹文章,面对国民党丧权辱国的行径大发檄词,从而触怒当局,以诋毁罪加以追捕,无奈只身逃至北平。

凭着表伯父一封举荐信,礼堂在京都算了站脚之地。礼堂拜太极拳师刘采臣为师后,结交的都是武林高手。礼堂凭着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几年间便又拜形意拳师刘伟祥,东方大侠杜心武和号称刀枪棍河北三绝的杨福山、刘艳山、刘仑山为师。门派虽广,但取其精、套路虽难,只留其魂。礼堂学武取吃饭之法,通过自我消化,遂得武林之奥秘,很快在武林界名声大震。

有道是:“进山叠叠嶂,踏海波波涌。”礼堂这天在家正为“铸魂学社”撰文,门子来报,说门外有一人点名道姓要他相见。礼堂是个礼仪之人,放下笔匆匆出门相迎。

三、痛击“孙八卦”

有人来与马礼堂比武。没两个回合,马礼堂便占了绝对优势。马礼堂见来人憨直诚恳,还与他交了朋友。

马礼堂到南京后,便听说孙八卦倚仗日本人称雄霸世。这天,孙八卦携一日本人来到“夜来香”舞厅。招待见这二人到来,慌忙指椅让坐。叫敬一的日本人环视一下大厅内披红挂绿的舞女,两眼喜得眯成一条缝。孙八卦见此,知道他看上歌女的美貌,便立起身来大吼一声:“停!”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喝声吓得大眼瞪小眼。接着孙八卦说:“各位听了,今天敬一君首次来我们这儿,我们理当特殊相待,台上歌女前来为日本贵宾独唱一曲儿,别人随便!”知道孙八卦的没一个敢吭声。不知道的小声一打听,也只好有气肚里咽,稍稍骚动片刻的舞厅,霎时静得如无人之境一般。这当儿,只见大厅一角立起一人,因为舞厅灯暗,只能看到一个消瘦的轮廓。那人发出一问:“请问刚才的撒野之人,这舞厅是哪国的?如果你连自己的国籍都记不清的话,那么我再问一句,这舞厅是不是你们家的?”问话刚落地,立即引起一片惊讶声。

四、拜师“白发人”

马礼堂击败孙八卦,内心却高兴不起来,东北沦陷,洋人入侵,有人却甘当亡国奴、走狗!几日来伤肝裂胆难打精神。这天,礼堂登楼俯瞰城廓,不觉感慨万分,遂赋诗高吟:泪洒山河半壁残,雄心未死发冲冠。公家黍熟私家食,商女袍温乡女寒。傀儡登场凭线牵,娇花弄媚依栏杆。误国误民曾知否,多少英雄血变酸。

礼堂拜见普照老人以后,虽说心情稍有安慰,但一想国事免不得又心事重重。普照老人利眸一扫二人说道:“练我气功掺不得半点杂志,礼堂初来乍到看来一时难净心绪,待老纳帮你一把。”说着双掌相接,对准礼堂面门旋转着发起功来。不到半个时辰,礼堂竟觉头脑清爽,满脑犹如空白一般,远处秋虫低鸣也听得一清二楚。礼堂惊呼:“神功,真乃神功。”

自此礼堂跟随普照老人潜心求学,把那心、气、意、身从根到梢、由表及里钻了个透,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是普照老人也不得不暗自惊叹,收下这样一个好徒弟。但好景不长,马礼堂在神奇的气功圈内竟也不安分。

五、抗日屈入监

卢沟桥的炮声震动了整个京城,幽静的院落也失去了往日的静谧,华北沦陷使马礼堂更是如坐针毡。这日他到功房拜见普照老人,将自己的志向禀明。普照老人权衡再三,只得挥泪应允。临别,老人双手握住礼堂双手,目平视,嘴微合,良久不发一语,礼堂只觉热流传导而来,筋脉胀满,热血奔涌。礼堂自知师父以功代言,鼓励自己成为热血男儿。礼堂望着恩师飘曳白发,不觉一阵心酸,也暗发功力,让恩师心静气顺。师徒二人以功相交。来代替离别的千言万语。

这年金秋十月,礼堂风尘未洗,匆匆来到八路军的一个指挥部,刚进门便见徐向前、杨秀峰等领导同志迎了出来,首长们望着礼堂忍笑不语,礼堂一时摸不着头脑,笑问:“首长,礼堂前来有何指教?”首长们见礼堂一口武士言语,便随口说道:“尔入室便知。”礼堂进得室内,但见不大的房间贺幛丝挂,正中大红喜字张贴。礼堂见此一拍脑门,心说,整日忙于抗日,这事竟忘了。

六“牛马”结良缘

你道何事?原来牛席卿与马礼堂早已相爱,婚事却拖了许久。这时新娘子牛席卿远远望着礼堂,眼内秋波频频。在众人哄笑簇拥下,礼堂草草换衣,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开始了。

马礼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功劳卓著,武医两样皆纯熟。徐特立老人曾填浪淘沙相赠:“昔年文武,曾小齐鲁,踏遍关山难伏虎,哀怨于於莫吐。新华重起河间,旨哉扁鹊心传,手底线针豆火,口碑乡响撤云天。”

革命烈士
出生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活动。1932年11月,攻打溟柄警备队失利后,为建立革命武装投到驻霞浦国民党海军陆战队当兵,不久当上班长。1933年冬,携长枪两枝回乡,组建30多人的“红带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任福安县东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同年秋,任东区警卫连连长。1935年5月,闽东苏区丧失后,他坚持地下斗争,重建中共福(安)寿(宁)县委,任书记。1936年4月,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渝。在刑场上,双手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反动分子刀割锥刺,遍体鳞伤,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ningmeng
我的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hejian.html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3195691505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195691505

宁宁(2014-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