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教育集团

家乡区县: 湖北省监利县

翔宇教育集团是全国知名品牌教育集团。总部设于上海浦东,地跨苏、鄂两省,董事长王玉芬系上海企业家、江苏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中国民办教育2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总校长卢志文是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学校管理教育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   集团以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字号“翔宇”取名,秉持“着眼长远发展,注重社会效益”的投资理念,荟萃教坛精英,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用执着的品质和拼搏的精神致力创办老百姓上得起的优质民办学校,用爱心和热诚,敬业和创新,赋予孩子们一份无与伦比的自豪和精彩无限的未来。旗下八所学校师生员工3万余人,地跨江苏、湖北两地,校园秉承丰厚的历史底蕴,美丽如画,诗意盎然,处处彰显着“现代化、书院气、花园式” 的特色。   集团坚持把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学校管理中来,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整合于学校工作创新活动之中,强化服务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育品质,以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集团坚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赞助中国国家男子排球队,经营教育杂志,与境外许多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其独特的模式、超常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及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度重视,《中国教育报》、《人民政协报》、《人民教育》等媒体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与改革实践。   大鸾翔宇,志在千里,翔宇正以丰硕的成果和年轻的锐气,昭示着民办教育的未来……   建校原则:   现代学校的硬件设施   示范学校的办学质量   平民接受的收费标准   翔宇教育集团将秉持"着眼长远发展,注重社会效益"的投资理念,以"现代学校的硬件设施,示范学校的办学质量,平民接受的收费标准"作为建校原则,树立全新的民办学校形象,打造教育名牌,致力建设面向普通大众的高品位、有特色、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一流民办学校。   办学宗旨:   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面对商品潮涌、观念骤变、沉渣泛起的社会现实,如何攻克人类将面临的经济发展对道德的挑战这一难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西方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从东方的儒家文化中寻找人类21世纪的光明"我们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高举"弘扬传统美德"的大旗呢?毋用置疑,我们要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学中突出民族性,强化忠心报国、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宽厚仁德等中华传统美德,让每位学生都有一颗"中国心"。   3.培养的学生必须是适应时代潮流的"现代中国人"。该校根据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提出"善学习、会创造"才是高素质,"身心两健"才是高素质。微观上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人才;宏观上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高素质人才。   4.培养的学生必须是能"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开放大局不可逆转,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0年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跨越,20年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该校高瞻远瞩,突出"双语"和信息技术的教学,今天,我们是在培养20年后国家的栋梁。   育人目标:   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   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没有身体是废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就是要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这是办学最基本的目标。"文理兼通"、"学创俱能",就是要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行整合,培养"善学习、能创造"的高素质人才。   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会一打就垮,那么,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则不打自垮。对一个人来说,科学素质可作安身之道,而人文素质当是立命之本。教育如果使人文精神失落,如果让学生"缺钙",这样的人,怎能担当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认为单纯的科学教育是有局限的,甚至是危险的。科学教育并不能决定其自身的价值导向。只有"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使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的人。"文理兼通"就是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的"联姻",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善学习,会创造,获得整体全面发展,满足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精神偶像:   青少年有很强的“向师性”和“偶像情结”,让歌星、影星占据孩子的心灵,还是用伟人的精神去感染他们,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魏书生曾说过:“一个凡人,始终不渝地崇拜着一位伟人,他一定能减少许多庸人层次的烦恼,一定能较容易地使自己摆脱低层次的现象的缠绕,从而使自己在许多问题上能超凡脱俗。”在学生中,我们提出“以少年恩来作典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口号,并以此为校训,让学生寻恩来足迹、读恩来传记、讲恩来故事、学恩来言行;对于教职员工,我们要求大家“向周恩来那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大写”的人。   育人途径:   育人途径概括起来有八句话,要逐条落实其远景、近景及当前目标,逐条分析其宏观、中观和微观操作策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以贯之,长期坚持。我们倡导的育人途径八条,即:“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以现代的观念武装学生”。   校风学风建设:   翔宇教育集团各学校的校风建设目标为:文明、求实、创新,学风建设目标为:“乐学,勤学,会学”。“乐学”,就是要能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勤学”,就是要能做到: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会学”,就是要能做到:方法正确,习惯良好,效果显著。   一直以来,学习,对无数中国孩子意味着繁重枯燥的作业、无数的考试;意味着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意味着无奈、逃避。然而,学习,真的就只能以这样的面目出现才会取得成功吗?恰恰相反,《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学习不是压抑个性、窒息灵感的樊笼,而是启迪心智、孕育创造的乐事。我们坚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勤学而不是苦学),进而,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乐学”、“勤学”和“会学”。   为了转变观念,尊重规律,突出主体,科学拼搏,该校提出了"一、二、三"方略。一个"突出":突出学生主体,绝不包办代替。两个"不等于":"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通"。由"懂"到"会"需要有科学的"习",由"会"到"通"需要有独立的"悟"。三个"远大于":(1)状态远大于方法(2)方法远大于苦干(3)"1×100"远大于"100×1"(在培养思维能力的成效上,对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维度上开掘100次,比对100个问题各只浅挖一次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形象: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今听到这些字眼,不少家长会生气,很多教师要脸红。“以教谋私”的泛滥,使教师失去了“权威性”,教育失去了“公正性”。将下列三条作为铁的纪律,一抓到底,决不手软:教师坚决做到“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收受家长礼物,不利用家长办事”;学校坚决做到“不乱收费,不乱花钱”;学校领导干部坚决做到“廉政、勤政”。   2、翔宇教育集团教风建设目标是:“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学习”、“思考”、“实践”是人生进步的“三部曲”,“乐于奉献”是前提,“善于总结”可以更快地提高。当前“敏于学习”最重要。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们要经常引导老师们对此进行反思。第一,我们有没有“一桶水”?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之“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知识的遗忘率和其增长率一样是非常惊人的,难道我们就准备守着这半桶水进入21世纪?第二,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第三,即便有了“一桶水”,那已有的“一桶水”水质如何?是优质矿泉水还是普通自来水?是活水还是死水?第四,有了“一桶水”是否一定能倒满学生的“一杯水”?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便有“一缸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第五、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这里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我们是“高投入低产出”,还是“低投入高产出”?第六,学生的那“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师“倒”吗?教师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我们的学生有“汲水”的本领吗?告诫教师,作为一名“灵魂的工程师”要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3、要求教师以“四真”征服学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反对以教师权威压服”学生,严惩“体罚”、“变相体罚”和“心罚”。   校园文化:   人是被环境教育着的。通过环境渗透的教育往往是富有影响力的教育,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翔宇教育集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本着“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方针,做一件,成一件,收效一件。  

 

何锋(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