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解放纪念碑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解放纪念碑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老火车站北侧,建于1987年11月12日,这一天正是石家庄解放40周年纪念日。1987年11月12日,石家庄市隆重举行“纪念石家庄解放40周年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落成典礼”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为“石家庄解放纪念碑”揭幕。李先念、陈云、彭真、聂荣臻、杨得志、薄一波、耿飚、杨成武等分别题词祝贺。当年的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和石家庄市委书记贾然先后在大会上讲了话。

      碑文台正面是当年石家庄战役指挥者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主碑是由七块高低错落的石板构成,碑下有石家庄解放史料陈列室,有许多解放战争的历史资料在这里展出,为人们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纪念碑由碑文台、解放者雕像、主碑三部分组成,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高7.5米、全部由紫铜铸成的解放者雕像,一名解放军战士骑在马上,右手高高擎起一把冲锋枪,正在欢呼胜利的到来,战士骑的那匹马,也仰头嘶鸣不已,让每一个看到的人无不动容。战士的雕塑非常有力,象征了解放军战士攻无不克的勇敢形象。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的建立,是对石家庄市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历史见证。她纪录了解放石家庄的历史过程,记述了当时革命战争的艰苦和胜利的来之不易!这对当代和后人重温历史,不忘过去,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无疑会起到巨大的警示作用。解放后的60年漫长岁月,省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使人们盛情的赞颂着……

      石家庄地处京南重要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回顾历史,60年前正是解放战争敌我战略态势发生转折变化的一年,我人民解放大军从劣势初转为优;战略战术从运动战转为攻坚战;从包围城市转为攻占城市。作为纪念性雕塑设计应紧紧把握这些特点,仅是表现胜利的姿态是不够的。骏马扬威、挺坐举枪表现了一定的军威,也象征着胜利,但与解放石家庄的战略意义不贴切。
初战告捷,大仗还在后面,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解放军那时还是小米加步枪,靠两条腿昼夜行军、调虎离山、围点打援,歼灭有生之敌而后攻占城镇。坐骑势的选择与塑造没有表现出特有的典型意义,却有国外纪念像的借鉴之嫌。众所周知,广州是最后解放的沿海大城市,其解放纪念碑是挺立的解放军战士,一手握枪,一手捧鲜花,一目了然的使人感到是朴实的解放军战士形象,坚定的情感表达而具有永久的纪念性,没有虚张之势。
      石家庄解放为1947年,我军刚转为主动攻城之时,作品的时间感是事物特质的表达要素,是设计总体的出发点,是基点。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晋察冀野战军经过6昼夜激战,于11月12日,从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了石家庄这座华北重镇。 石家庄的解放,是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朱德总司令欣喜之余,写下了《攻克石门》一诗:
攻克石门
石门封锁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
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
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
从兹不虑鬓毛斑。

慢慢慢(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