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武会”轮番表演 新春书画展视觉盛宴
燕赵都市网讯(通讯员韩春明 梁永生 记者尉迟国利)锣鼓喧天庆盛世,翰墨书香迎元宵。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三)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剧院广场锣鼓声声、唢呐齐鸣,来自全县的“花会”“武会”轮番表演赢得观众一阵阵掌声。同时在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的“北雁杯”新春书画展也为丰宁人民带来一场华美的视觉盛宴。为庆祝传统的元宵佳节丰宁社会各界自发举办了多年各种形式的节目,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市民正在参观书画展。
舞起的龙灯。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北部,丰宁县名来源于乾隆皇帝御赐,取字“丰阜康宁”。 有满、蒙、回、汉等13个民族,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多民族聚居的丰宁有着深厚的历史,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众多的具有浓郁的满乡风情的文艺表演形式。
过了“破五”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和悠扬的唢呐、喇叭声,丰宁城乡老少跳起了满族舞、踩起了高跷、耍起了狮子、跑起了旱船、舞起了龙灯,还把二贵摔跤、二姑娘骑驴、推小车等花会行当表演的惟妙惟肖、美不胜收。丰宁的“会”种类繁多。现在常见的表演多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改进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形式没有改变。“会”分为“花会”和“武会”两种,前者是文会,表演脱胎于戏曲的舞蹈,后者以传统武术为基础,揉进戏剧武打程式。
“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档子”,每场“会”的头档子必是“吵子会”。所谓的“吵子会”就是吹打乐队用铿锵的锣鼓声和唢呐声演奏出欢快、激昂的乐器,振奋人心。目前丰宁的“吵子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种类众多的“会”中,古镇凤山流传至今的“中幡”表演令人拍手叫绝;黑山嘴镇八间房村的“蝴蝶舞”(背歌)独树一帜;黄旗镇的“武会”则源远流长,成为丰宁各种“会”的代表之作,其中“蝴蝶舞”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书画展所展出的作品通过对祖国山河的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盛世中华的赞颂之意,据组织者讲,像这样的书画展每年他们都要组织3至4次,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作者和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