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双十一

家乡区县: 巴中市恩阳区

“双十一”这个虚拟出来的节日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网购者的狂欢节。从2009年开始,五年的时间,从2009年日销售额几千万,到去年仅淘宝一家电商在11月11日当天的成交额超过350亿,“双十一”作为中国网络销售行业奇迹的见证者,已经成为中国网络购物崛起的独特符号和明证。放在电子商务发展的任何一个维度,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这种几何级数的增长都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在漂亮的数据和“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背后,却是中国网络零售行业惨烈的价格竞争和竞争模式严重趋同导致的竞争力的羸弱。在网络购物已经常态化的今天,中国的电商大多却仍然沉迷于节假日的狂欢,没有意识到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电商的竞争策略仍然停留在行业刚刚兴起时的低价策略和短期促销。由于长期的价格战,中国网络零售行业一直没有机会塑造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在客户体验、服务品质、物流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和美国同行有很大的差距。以每次的“双十一”为例,尽管销售收据极其经验,但几乎所有的商家都收获了漂亮的数据的同时,也收获了巨额的财务黑洞;同时,由于集中性的购物,支付和平台系统都经受不该经受的考验。对于按照日常交易量设计的系统和物流而言,暴增几十倍的流量势必会造成拥堵、瘫痪,系统不堪重负

毫无疑问,中国网路零售的空间依然很大,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到2015年将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将突破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这么庞大的市场前景,如果行业的竞争者只是停留在低价的促销和打价格战,而不是在行业模式和消费者权益最大化方面塑造电商企业的竞争力,满足更多的网络消费群体的新的消费需求,加快行业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即使再大的蛋糕,也很快就会变味。就此而言,中国的网络购物急需告别“双十一”的疯狂,回归到常态的高品质的理性主义中来。网络购物不应该是低价和低品质购物体验的代名词,他应该成为一种时尚和美好体验的代名词。

巴中游子(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