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历史沿革

家乡区县: 淮滨县

      信阳地区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东到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西周时期,今信阳地区分布着弦、黄、蒋、息等诸侯国。

战国时期,平桥区曾为楚国别都。

     秦代以郡辖县,今信阳的大部分地区属九江郡,境内设5县,即:雩娄县,治所在今商城县李集、西阳县(今光山县境内)、期思县(今淮滨县境内)、息县(息县境内)、城阳县(平桥区长台关)。

     汉沿秦制,今信阳地区仍属九江郡,郡县辖区缩小,息县改名新息县,且增设5个县,即:安昌县(今平桥区平昌关)、弋阳县(今潢川县)、轪县(今光山县境内)、黾县(今罗山县高店)、钟武县(今平桥区中山铺)。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轪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县为平春侯国,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后相继恢复为县制;又置义阳县,治所在今浉河区。

      三国时属魏国。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阳郡(治所在今潢川县境内),是为本市设郡之始。后又设义阳郡(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旋省去,西晋时又重设该郡,治所设于仁顺城(在今浉河区境内)。东晋时,豫州治所迁至西阳(今光山县境内),是为本市设州之始。

      南北朝时,今信阳地区分别属于宋、齐、梁。

      唐代为申州、光州之州治,属于淮南道。

lyplyp(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