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曲周名人

家乡区县: 邯郸市曲周县

 道凭(482-554年),平恩县(今河北曲周县东南)人。曾在少林寺修行,即有很高的声誉。他最擅长讲解《地论》等经典,是北齐国著名的大论师。凭师的烧身塔建于公元563年,是目前国内极为稀有的北齐建筑实物。  王体健,字清有。明诸生,曲周人。有 《读骚斋诗集》。  李若水(1093~1127),原名若冰,系钦宗所改,字清卿,曲周(今属河北)人。由上舍登第。徽宗宣和4年(1122),为元城尉(《睽车志》卷二),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35。高宗建炎初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忠愍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12卷,《宋史·艺文志》作10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3卷,其中诗2卷。《宋史》卷446有传。  -------------------------------------------------------  李若水,字清卿,曲周县水德堡村人。《宋史》及多种史书籍有传,通过历史小说《说岳全传》对他壮烈殉国事迹的描绘,使之更加闻名遐迩,几至家喻户晓。  李若水早年在太学读书,进士及第后,历任元城(今大名)尉,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县)司录,济南教授等职。当时徽宗昏庸无能,朝政由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把持,对北方日渐强大的金国采取妥协投降战略,“主和”派占据上风,李若水对此极为愤慨,多次上书皇帝,深中时病,条陈兴国治邦良策。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钦宗继位,加封李若水为礼部尚书,李若水十分谦逊,不受,改封吏部侍郞。

 路振飞,字见白,河北省曲周县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泾阳知县。当魏忠贤将在泾阳建生祠时,身为东林党人的他执意不从,因此受到迁延,直到阉党垮台才官复原职。崇祯四年(1631年),路振飞征授御史,因参与弹劾阁揆周延儒受到皇帝责备。然而,忧时忧世的他不久复上疏力陈“务苛细而忘政体,丧廉耻而坏官方”等十大弊。这次,他的建议被采纳,“疏入,诏付所司。”

  刘荣嗣,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曲周县西四夫人寨村人。幼年父母早丧,依伯兄为命,聪颖异常,十岁时下笔成章,郡守南居益,司理张凤翔以国士待之,一时名声大震,求取文章者络绎不绝。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及第,初授户部主事,管银库。后调吏部主事,当时大太监魏忠贤声势显赫,胡作非为,多数官员投其门下,为虎作伥,而刘荣嗣不屑一顾,与左光斗、杨涟、鹿善继等竭力反对阉党。当他在山东任参政时,拒绝为魏忠贤建生祠,把生死置之度外。崇祯五年任顺天府(治地在今北京大兴)尹,虽然他用法平恕,王公贵族们都有所收敛,把京都之地治理得秩序井然。公务之余他常和当时的著名的文人郦道元,贾浪仙等研究诗词文章,相互唱和。

 刘荣嗣立朝二十年,政声卓著,反阉党,兴水利,德被民生。他不仅勤政爱民,是位清官,而且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著有<半舫集>、<简斋集>等十余部诗文集行世,与明末的文学泰斗钱谦益齐名;书学王羲之,晚仿苏东坡,造诣颇深;作画有云林笔致,与童文敏齐名,人们视为珍品,争相收藏  霍彦威(不知-928),字子重,河北洺州(曲周县人)。五代时后梁名将霍存养子,归附后唐历任要职。

  程名振,洺州平恩(今日曲周县)人,早岁在窦建德麾下,后投李渊,经略河北。有一次他带兵袭击邺县(今临漳县)俘获男女一千多人,当他看到妇女中有给婴儿哺乳的,便下令放她们回去,因此邺城人都非常感谢他的恩德。

园园(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