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金山

家乡区县: 江苏省句容市

金山寺 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皇帝赐字“江天禅寺”,沿用至今。虽名称多变,但自唐以来,人们通称金山寺。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坐落于如此幽美恬适的氛围之中,海拔43.7米。金山寺打破寺院坐北朝南,分三路的布局,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江流,各色建筑散布其上,风格奇特。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至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年),这个“千载江心寺”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水上风光变为陆上胜境。由于金山位于长江边上,风景区建筑风格独特,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寿塔突兀拔起于金山之巅。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从江中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故以“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而蜚声海内外。
整个金山风景区有著名的金山寺、法海洞、白龙洞、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玉带桥等40余处景点和古迹,而每一处都有一段动人的神话和传说。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等等,以《白蛇传》的传说闻名暇尔。金山寺被列为国家5A级风景区。

《白蛇传》就是出自此处。

文宗阁

“风景名胜闻书香,凌波峥嵘文宗阁”
文宗阁在金山宗阁寺东侧的湖中小岛上,看到了曾经气象万千的皇家藏书楼——文宗阁。尽管文宗阁还没有扑面而来的书香,尽管还没有读书人孜孜不倦的身影,但文宗阁的秀气与清高,还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过去那场浩劫后的惨景,已经烟消云散。金山文宗阁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经嘉庆、道光两朝,历时75载。据新编《金山志》载:“在山南行宫左乾隆四十七年钦定四库全书成。高宗纯皇帝特颁三部于江浙两省。以一部藏金山,先于四十四年敕建文宗阁以备存储。四十九年圣驾南巡。复谕令士子愿读其中秘书者,就阁抄写。毁于太平天国时”。

  文宗阁建于四面环水的金山,仿照宁波天一阁模式,据考证,它的遗址应在江天禅寺东南,原妙高台南麓,慈舟纪念馆一带。当时的金山四面江水环绕,文宗阁坐北朝南。庭院有门楼三间与阁相对,两侧有廊楼各十间,将阁联成四合院形式。阁前银涛雪浪,气势磅礴,阁后山崖陡峭,峰巅浩伏。阁内瑶版玉韬,千箱万帙,藏书甚富,是镇江历史上第一座图书馆。1779年,弘历帝应督造该工程的盐运史呈请赐名“文宗阁”,并亲笔御书“文宗阁”和“江山永秀”的匾额,悬挂阁中。
金山文宗阁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原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 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被世称为七阁,庋藏《四库全书》,先后共收藏书籍3461种,其中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首罹兵燹,阁书俱焚。文宗阁被毁后,复建文宗阁的呼声很高,多少镇江人为恢复文宗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2008年5月到金山风景区参观时,也曾郑重建议金山重建文宗阁,恢复镇江古城的灿烂文化和历史古韵。

文艺范儿(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