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山炮台之史话

家乡区县: 广州市南沙区

虎门是珠江的主要入海口,是南中国的重要门户,虎门要塞是我国八大要塞之一,是鸦片战争的主战场。虎门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后几经毁坏、几经修建,共计有炮台50座。大角山炮台雄踞虎门西岸,与沙角炮台隔江对峙,扼守虎门水道出口,构成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二次鸦片战争后,大角山炮台增设为:振阳、振威、振定、安平、安定、安威、安胜、安盛等八处炮台,分布在南北两道山梁上。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正当烟毒危及中国生存的关键时刻,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与两广总督邓延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整顿海防,缉拿烟贩,严惩受贿官吏,并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销毁237公斤鸦片,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叫嚣“要用武力教训中国政府懂得对外义务”。1840年6月下旬,英侵华远征军舰船48艘,陆海军15000余人抵达广东海面,并宣布从28日起封锁广州江面和海口,于是震惊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同年6月30日,英军主力北上,攻陷浙江定海,舰抵天津,直逼北京,道光皇帝慑于英舰炮火威胁,将林则徐、邓延祯二人革职,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方谈判求和。1841年1月双方正谈判时,英军突然进攻虎门,随即于1月26日非法抢占香港。1841年1月7日,英军同时进攻大角、沙角炮台,左路英军共四舰1400多人,110门火炮,向大角炮台猛烈轰击,并派小船抢占滩头,大角炮台千总黎志安率200多名官兵英勇抗击,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伤亡,大角炮台沦入敌军之手。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两广总督叶名琛采取投降路线,英法联军乘虚而入,大角山炮台于同月23日再度被陷。帝国主义的野兽侵略,给中国人民戴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沉重枷锁,这民族的耻辱,我们当永世不忘。

糯米(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