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山炮台之不朽

家乡区县: 广州市南沙区

170多年前,英殖民主义为开辟殖民地市场,向中国发起侵略战争,正是在这大浪拍岸的珠江口,我驻守将士打响了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炮”,由此掀开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激战中,援军不至,弹尽粮绝,两百余官兵战死沙场,壮烈殉国。他们的遗骸留在了这片浸染着他们鲜血的土地上。

“大角山英烈墓”位于鸦片战争古战场———南沙大角山半山腰、天后宫左侧,背山面海,四周满是挺拔苍翠的大树。英烈墓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参考清代岭南墓葬风格进行设计,墓碑采用黑色花岗岩砌筑,高度为1840毫米,寓意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墓宽12.15米,寓意鸦片战争中大角山炮台12月15日打响抗击外敌入侵“第一炮”。英烈墓正面左侧上方刻录摘自1841年两广总督奏折中当年虎门海战阵亡将士英名录;左侧下方镶嵌仿制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反映虎门销烟的青石浮雕;右侧下方镶嵌反映当年虎门海战场景的青石浮雕。墓前的小广场两边用大理石设立了6座说明牌,记录了虎门炮台的历史沿革、炮台分布情况及鸦片战争大事年表。

在修筑英烈墓的同时,照历史原样复制了5门“克虏伯”古炮、10门“前膛炮”,分别安装上横档炮台、大角山炮台、蒲洲山炮台上,重现了当年抵抗外辱的真实画面。重新安放在各炮台上原样复制的“前膛炮”和“克虏伯”古炮,重达1万公斤,是由广重集团历时一年,翻阅和查找了大量资料按原貌仿制的。

糯米(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