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有县文化馆、图书馆、人民剧场、电影院、新华书店等文化设施,有县淮剧团、杂技团等表演团体。1983年,建成阜宁电视转播台和益林电视差转台各一座。至1992年,全县影剧场增加到16个,电影放映队发展至78个,各乡镇所有村、组均通广播。1993年《阜宁报》复刊,仍沿用陈毅于1958年题写的报头。2000年建成县文化艺术中心大楼、广电中心大楼和阜宁报社大楼。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阜宁县文化空前繁荣。在县城和益林等中心集镇,广场文化、街头文化、社区文化、节庆纪念日文化蓬勃发展,各种群体的歌咏队、舞蹈队、演出队如雨后春笋,“劲歌热舞歌盛世,男女老少大表演”、“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等活动丰富多彩。在广大农村,普遍建起文艺宣传队、文化室、农家书屋、村庄歌舞台,三灶镇成立了“农民诗社”;县文化、科技部门年年组织“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科普到农户”、“千场电影送农民”等活动。至2008年,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79750户,入户率达67.5%;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达12000多户,位居全市第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