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曾汪源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曾汪源(1855~1915年)、曾金城(1886~1952年)父子,沙湾龙岐乡人。曾汪源于清末侨居秘鲁时,立志把橡胶引种回国,亲到橡胶原产地巴西参观学习,归国后,将带回的橡胶种子在英德县试种,因无法越冬而失败。
光绪三十年(1904年),曾汪源父子又到巴西采摘橡种回国,到海南岛,儋县那大附近的五岭地方,组成“侨兴有限公司”,后来又组成“侨植垦务公司”,试验种植橡胶林。由于技术不过关,橡树成活率很低。宣统三年(1911年),曾汪源父子再次携带巴西橡种归国,途经新加坡、爪哇等地,又购买大批橡苗,在那大附近水口定植。由于在水陆运输中延误时间,橡苗多数枯萎,成活率低。翌年,他们再次到南洋各地采购橡胶苗数百箱,约10多万株。种植后专人精心管理,获大面积成功,继而在四狗窟一带开垦“侨植耀”和“侨植生”等分园。
民国4年(1915年),曾汪源因病回乡,不久逝世。植橡事业由曾金城继承和管理。9年,曾金城创办了“开琼植橡公司”。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市场上胶价狂跌,海南胶业一蹶不振,他们已接近破产。曾金城一度回乡居住,不久又重整旗鼓。为发展植橡事业,曾金城的四个儿子相继来琼,父子兄弟艰苦经营,设“天任植橡公司”,连年扩种,到28年时,已种下新老橡树3万余株。是年,日军侵占海南,要挟他们合作经营,曾金城父子弃园逃回家乡。抗日胜利后,金城带着两个儿子渡琼,重新经营“天任”。1949年,曾金城因年迈体衰,遂由儿子陪同回乡,业务暂交同乡曾江、曾兴父子照料。曾氏三代植橡五次受挫,艰辛创业。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珍惜他们开创的植橡事业,大力开发。现在琼海县的琼安胶园,仍有他们当年种植的橡胶树近100株。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是:http://www.wm23.cn/chen02

咦~~~(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