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甲镇位于广东阳春市西南55公里处,与高州、电白、阳西等市县毗邻。辖2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是阳春最大的乡镇)。
八甲镇交通便利,S113线(新高公路)、三茂铁路贯穿全境,建有两个火车站(八甲站和马坟寨站),一个汽车客运站;全镇实现村村通工程;程控电话通村进户,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八甲秦以前属百越之地,秦初属桂林郡,梁朝属阳春郡,唐武德四年置春州,辖阳春、罗水、流南三县,八甲镇属罗水县,县址设在八甲罗城围塘村。宋开宝六年三县合并为阳春。清末至民国二十五年八甲属第四区管辖,建国初分八甲。乔连两乡,1953年两乡合为八甲,称十一区。1958年设公社,1961年设区,1963年复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我镇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达3.6万千瓦,已开发2.5万千瓦,其中兴建有阳江市属单位八甲水电厂和以集体、个体或股份制形式建成的小水电站22座,电力相当充足.地下矿藏有金、银.、钨、水晶石、锡、稀土、花岗岩石等。八甲大山大多为原始次生林带,有115个树种,其中有珍稀的粘木、猪血木、园籽荷、华南紫荆等野生物种类达十种之多。
广东鹅凰嶂:珍稀植物大宝库
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有猪血木、虎颜花、圆仔荷、桫椤、大果五加、杜鹃红山茶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特有的物种相继被发现,其中属国家级的保护植物即达到22种。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猪血木是在八甲山区山脚下的几个小乡村发现的。这种珍稀的树如同乡间隐士,混长于八甲镇某村村前屋后的杂树丛中默默无闻。如果不是科考队造访,村民们可能至今还将它们看作是村里最不起眼的一个树种。顾名思义,猪血木因其材质和树液殷红如猪血而得名。位于八甲镇某村的一株老猪血木树,胸径达到1.62米,三个人才能合抱;它的树头被掏空成直径1.35米宽的大洞,乡下小孩们爱躲在树洞中玩捉迷藏的游戏。华南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叶华谷教授经过研究认定,这是一株1500岁高龄的古树!更为难得的是,这也是世界最老的一棵猪血木———目前有记载的猪血木在地球上仅存5株,它们全在鹅凰嶂这片保护区里。
八甲镇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21.7℃,最高气温38℃左右,年积温高达7000----8000℃;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000mm以上,降雨量最多地区达4000mm以上。
八甲镇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阳春市三大旅游风景区之一。旅游资源的特点是:景点多,景色美,分布合理,自成一体。秀丽的山水被古今游人赞誉为 “美、妙、奇、绝”的佳景。有仙湖、白水瀑布、峨凰嶂等景点。水力资源丰富,镇内大大小小的水电站林立。作为阳江核电站的配套项目,抽水蓄能电站就坐落在八甲境内的九折河,目前正在紧张建设当中。
白水瀑布位于阳春市八甲镇10多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中。瀑布垂直落差达255米,犹如一匹长长的白练,飘挂在高山林海当中。这一落差,比贵州黄果树瀑布还要高。从上往下数,飞泻而下的瀑布,迭叠成了13个层次,因此又被称为“十三迭”。瀑布泻下的深潭叫响水潭,传说响水潭在晴天时突然发出一种响声,则即将放晴。清朝诗人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写道:“春州十三迭瀑布,为天下飞泉之冠。”又说:“白猴不敢潭边饮,镇日雷轰隔岭闻。”未见瀑布先闻水声,已感凉风习习,心旷神怡。这里是天然负离子高含量区。白水瀑布被誉为“岭南第一瀑”,如果开发利用得好,可能成为我省旅游的一个新热点。
仙湖:仙湖原名仙家垌水库,又叫瑶池,于1971年建成。关山月游览后,盛赞景色秀美,题名“仙湖”,相传是仙女沐浴的地方,气候凉爽,是个避暑胜地。该湖处于丛山密林环抱之中,周围有四座山峰,海拨均为900米以上。水源均为山泉注成,水质晶莹。风景区距南海只有几十公里,海洋气候受高山阻隔,气候变化无常,晴阴殊异,雨天千山飞瀑,晴夫万壑鸣泉。早晨雾海云河,傍晚暮霭满天。这里有山顶望海、扬石不到潭、次生原始森林狩猎、万顷碧波荡桨等旅行项目。仙湖温度比市区低4—6℃,是度假避暑的好地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