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 安国寺

家乡区县: 咸阳市渭城区

凤凰台,在美好名字的背后,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秦迁都于咸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于此。李白有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有游客赋诗曰:“台起凌虚空,丹凤栖云表,磴道挂三峰,首尾俱缭绕……”
伫立在这古朴典雅的凤凰台前,记者凝神端详着凤凰台斑驳凹凸的墙体,那青砖古瓦、飞檐、斗拱……在负责人的讲解声中,把记者的思绪带向很远……
凤凰台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仪凤西街北口,原为咸阳古城北城台,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台高6.1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台下大殿2座,为明清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琉璃彩绘,气势恢宏,是咸阳唯一保留比较完整的一处高台建筑。被誉为古城的一颗明珠。相传,秦迁都于咸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于此。凤凰台建筑别致,当年为全市的制高点,上边有庙宇,廊檐参差,形似一群凤凰聚集一处,故曰凤凰台。
凤凰台环境优越,周围有安国寺、文庙、北极宫等建筑环绕,曲径通幽。登台眺望,渭水萦绕,南有终南屏障,北有五陵青冢。《咸阳县志》载:台在嘉靖年间重修,台高数仞,与尊经阁对峙,恢宏壮丽。凤凰台有诗云:“凤舞九重之高天,声震六国之山川。凤凰台上,极目南望。凤城之远,远在云最深处;所思之近,近在梦欲醒时。心是万里箭,相思满月弓。射鸿雁之不下,心波之难舍。已系情于昨夜,更待梦于今宵。”
凤凰台东西两侧各有青石道二十九级,台前原有磴道和石牌坊、石蹲狮、铁旗杆等。中殿墙壁两处镶有重修凤凰台及玄帝庙碑石,大殿内有泥塑佛像多尊,墙壁上布满立神浮雕。特别是凤凰台上东殿山墙处镶有一幅完整的琉璃浮雕图案,弄玉乘凤,肖史骑马,秦穆公乘龙的传说故事,浮雕艺术精巧,栩栩如生。凤凰台历经沧桑,部分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原貌曾遭受火灾损失及人为破坏,现存的四座大殿,建筑艺术精湛,仍可见当年宏伟景观。
1921年凤凰台设有专人鸣钟报晓;1928年在台上设立了图书馆,后又设民众教育馆;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董瑞生、王士骥在台的右边广场召开群众会,赶走了清政府的咸阳知事;抗战时期,凤凰台上设防空监视哨;凤凰台同时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工作人员活动的场所;解放后曾在台上设立咸阳市政府;后设文化馆、图书馆。凤凰台是陕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批准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对东殿及台墩进行了抢修。1999年对中殿(前殿、后殿)进行了维修。近年,又对西殿进行了恢复和重建。近日,凤凰台的管理者将按古建设计方案保护设计总规划方案,对凤凰台进行全面修缮,使凤凰台这一历史遗迹、革命旧址重放光彩。
安国寺——“渭水驿”最早最大的寺院
民谣说:“先有安国寺,后有咸阳县”。安国寺是明代以前渭水驿最早、最大的寺院。
安国寺位于渭城区仪凤东街交叉路口北,与凤凰台南北对峙,创建于唐景云至贞元年间,明万历年重修,门南开,东邻圣母行宫(娘娘庙),西邻关帝庙(老爷庙)。寺院原有围墙,呈南北狭长的四合院。门额上悬“安国寺”三字的大木匾,书法洒脱,遒劲有力,传说是一位伙夫用锅刷随意刷写成的。寺内原有五座大殿,中轴线三座,由圆门(大门)向北排列,三座主殿,各为五开间,进深9米,南北向,宏伟壮丽。三殿前有楹联一副:“佛教幽立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更远,神教奥妙恰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书法精到,意境深远。
据开成六年 《大唐安国寺故内外临坛大德寂照和上碑铭并序》记载:寂照和上庞法广于元和三年(808)以“公德使请住安国寺,寻移圣容院”,“自长庆中、宝历末、大和初,皆幸驾安国寺”《重修咸阳县志》载,安国寺内有“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清末至民国失修,屡遭破坏。民国十五年,镇嵩军围城,为守城而拆除各庙宇木料照明,安国寺殿宇也在其中。民国十六年在安国寺设老幼残废教养院。二十一年将公共图书馆、阅报社搬迁至此,改名县立第一民众图书馆。二十六年增建周陵中学校舍时,拆除安国寺内殿宇,悉数运至学校。“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转移陕西,留守分处和机械师驻在咸阳,由分处处长夫人马家骥在此创办东北小学、东北中学;建国初,在此设法院。1953年设康复医院,后改咸阳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改建时拆除了剩余的庙宇。文革后新院建成,安国寺旧址及旧房由二院家属占用,两边配殿陆续被拆。现存遗址东西(包括关帝庙、娘娘庙)长约百米,南北50米,关帝庙及娘娘庙无存。安国寺仅存重修后的普通门房二层,各三间,高15米,进深10米,马头墙砖雕,墙角卷沿,屋顶四角挑檐,木刻窗棂,内踩木楼板,北面东侧设登楼木梯,屋面施灰瓦、滴水和脊兽,其余旧殿破房已拆,安国寺是明代以前渭水驿最早最大的寺院,正如民谣说:“先有安国寺,后有咸阳县”。1990年渭城区人民政府公布安国寺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lovejj(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