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东北 16 公里处渭城区窑店乡汉陵村。汉高祖刘邦墓。墓为覆斗形,底部周长 600 米,高 31.94 米。东边不远处有皇后吕雉墓,与高祖同陵园不同穴位。阙东有功臣贵戚陪葬墓 63 座,名臣萧何、曹参、周勃等葬于此。陵北怡魏村一带有邑城遗址。近年在长陵周围及其陪葬墓区发现了许多从葬坑,其中周勃父子墓旁 1965 年出土西汉 3000 兵马俑,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军队编制、雕塑艺术、贵族埋葬制度及人物服饰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平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6 公里处秦都区平陵乡大王村。汉昭帝刘弗之陵。刘弗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幼子, 8 岁即位,在位13年,终年 21 岁。陵冢封土为覆斗形,底部周长 2700 米,高 29.2 米。东有上官皇后陵。原有陪葬墓 57 座,现存 23 座。主要有窦婴墓、夏侯胜墓、朱云墓、张禹墓、韦贤墓等。
【安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ノ弧N挥谙萄舫嵌?18 公里处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汉惠帝刘盈墓。安陵为覆斗形,底部周长 725 米,高 25.22 米。陵西北 150 米处为张嫣皇后墓,因吕后死后张嫣被废封丘很小。陵北白庙村一带有邑城遗址,陵东还有 12 座陪葬墓。
【阳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东 25 公里处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汉景帝刘启墓。陵为覆斗形,底部周长 650 米,高 31.64 米。东有王皇后陵丘。陵园尚有西、南两阙存在。陪葬墓 34 座,主要有栗姬、苏建等家族墓葬。阳陵邑城居其东,在西安市高陵县马家湾乡一带。 1990 年在修建咸阳机场东专用线时,于该陵东南、北距王皇后陵 300 米处发现了 24 座大型从葬俑坑群出土彩绘陶俑、木俑及其他文物数万件。
【茂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10 公里处兴平市南位乡策村。汉武帝刘彻墓。陵冢为西汉诸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底部周长 960 米,高 46.5 米。陵园东、西、北三阙尚存。李夫人墓在陵西北 500 米处。陵东有霍去病、卫青、金日石单、霍光等陪葬墓 13 座。茂陵邑城在陵东 500 米处。
【霍去病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10 公里处兴平市南位乡策村茂陵东。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墓。现为茂陵博物馆所在地。占地 1169 万平方米。墓前现存卧马、跃马、石人、野人食熊、伏虎、卧牛、卧象、怪兽吞牛、卧猪、石鱼及马踏匈奴等石刻。茂陵石刻朴拙、浑厚、洒脱,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大型纪念性雕刻作品中的典型代表。
【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 5 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汉元帝刘 墓。刘 ( 前 76 ~前 33 ),汉宣帝刘询之子, 27 岁称帝,在位 16 年。初期尚能选贤任能,废除汉初以来为帝陵设邑城的制度。后因外戚与宦官交结作乱,结束了短暂的中兴局面。陵冢为覆斗形,底部周长 640 米,高 27.5 米。陵西北 500 米处有王皇后墓。陵东北 500 米处有 28 座陪葬墓,排列有序东西 4 行,每行 7 座,俗称 " 二十八宿 " 。南边一组陪葬墓原先可能有 7 座,又叫 " 七妃冢 " 。现存陪葬墓 18 座,主要陪葬者有王凤、王莽妻和冯奉世等。 1996 年在陵北 500 米处出土了一批玉器文物,有玉马、玉狮、玉熊、玉辟邪、玉鹰和玉俑头等,堪称稀世珍宝。
【延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 5 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马家窑村。汉成帝刘骜墓。刘骜(前 51 ~前 7 ),元帝之子, 20 岁即位,在位 26 年。因沉湎酒色,懒于理政,故其舅父王凤专权,王氏诸弟皆封侯。在灾荒连年、民不聊生之际,仍大兴土木,在新丰县戏乡步昌亭营造昌陵,历时5年,终因天下匮竭未成。死葬延乡,故名延陵。陵冢为覆斗形,底部周长 690 米,高 29.2 米,四阙遗迹仍然存在。陵东北 500 米处有班婕妤墓,俗称愁娘娘坟。形如覆斗,底部周长 320 米,高 14 米,顶边 30 米。有 7 座陪葬墓布其东翼。
【义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 6.5 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南贺村。汉哀帝刘欣墓。刘欣(前 25 ~前 1 )为汉定陶公刘康之子,因汉成帝无子,立为太子。 20 岁即位,在位 6 年。时值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烽火燃至长安,饥民持火上屋,击鼓呼号。刘欣病死葬于义陵。陵冢为覆斗形,底部周长 900 米,高 30.41 米。陵东封土为傅皇后陵。有陪葬墓 15 座。
【康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 7.5 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大寨村。汉平帝刘?墓。刘?(前 9 ~ 5 )为汉中山孝王刘兴之子, 9 岁即位,在位 5 年。时大司马王莽辅政,嫁女为帝后。不久用药酒毒死平帝,结束了西汉王朝的统治,改国号为新。康陵东西横距 216 米,南北纵距 209.7 米,高 30.6 米。王皇后在平帝死后不肯改嫁,投火而死,葬于康陵东南 500 米处。
【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 40 公里处礼泉县烟霞乡九?山上。唐太宗李世民( 597 ~ 649 )墓。昭陵,依山建筑,开创了我国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陵园面积 2 万公顷,周长 60 公里,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有陪葬墓 180 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知节、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 15 人之墓。昭陵的地上地下遗存有大量的碑石,皆为名家名刻。举世闻名的 " 昭陵六骏 " ,是中世纪罕见的石雕珍品。今设有昭陵博物馆。
【建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 50 公里处礼泉县五将山上。唐肃宗李亨( 711 ~ 762 )墓。爆发 " 安史之乱 " 的次年 (756) ,李亨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 756 ~ 762 ),为了平定藩镇的叛乱,借兵回纥,于至德二年( 757 )秋,收复长安、洛阳。由于任用宦官为观军容使,致使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 762 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李亨忧惊而死,葬于建陵。建陵依山为陵。陵园东墙长 1524 米,北墙长 879 米,西墙长 1373 米,南墙长 1050 米,面积 15 万平方米。陵墓现存唐关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凿最细腻石刻。有汾阳王郭子仪、氵开国公李怀让等陪葬墓。
【乾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 50 公里处乾县乾陵乡梁山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李治在位期间( 649 ~ 683 ),懦弱无威,执政不力。 655 年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因晚年多病,委政武则天。 690 年,武则天登上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政权。在位期间开创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令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可自行荐举;修姓氏录,规定五品官都可升入士流。曾贬逐元老,任用酷吏,屡兴大狱,宗室、朝臣被牵连冤杀者不少。晚年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705 年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当年冬天,武则天死于洛阳,合葬乾陵。乾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方圆 40 公里。乾陵保存比较完整,地面有石狮、石马、石人等大型石雕 113 件,制作精细,姿态生动,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代表。在朱雀门外东西两边有两通巨碑,左为述圣纪碑,史称 7 节碑,右为无字碑,金代有用女真文所刻记游文字。两碑之北有 61 个番酋石像。有陪葬墓 17 座,已发掘的有 5 座,它们是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中书令薛元超墓、右卫将军李谨行墓。在永泰公主墓地,设立了乾陵博物馆在懿德太子墓地设立了懿德墓博物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