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110公里处旬邑县城。建于宋仁宗嘉 四年 (1059) 。塔高 56 米,八角七层,底部周长 38 米,为楼阁式砖塔,占地 144 平方米。塔身外实中空,有交替而上的拱形门洞与长方形假门相间。塔身各处雕刻精细。 1957 年维修,在塔角的龙头下面系上了风铃,内部增修楼梯供游人到达顶部。 【三原城隍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36公里处三原县城关镇城隍庙街。建于明洪武八年 (1375) 。东西横距 50 米,南北纵距 212 米,占地约 1.1 公顷,总建筑面积 907 平方米。门前有照壁,高 10 米,上刻龙凤纹饰,砖刻浮雕。进门后石条铺路,两侧有廊,内壁嵌岳飞手书《出师表》碑刻。经二道牌楼,至棂星门。穿过戏楼进入庙院。院北有大殿坐落在高台上,面阔 5 间,进深 4 间,双槽平面,单檐歇山顶。整个建筑布局独特,结构新奇,飞檐落霞,鎏金映彩,宏伟壮观,气象森严,体现出古代工匠高超技艺和杰出智慧。
【崇文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32公里处泾阳县太平乡太平村。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 ,在李世达倡导主持下,由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于万历三十三年 (1605) 竣工。塔身 13 层,高 89.31 米。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塔基至塔顶全用青砖砌成。为八棱形,底边长 9 米。底层为重檐式,在南向塔门上刻有 " 崇文宝塔 "4 字。最高层为城堡式塔垛,以铜葫芦收顶。 1979 年在塔顶部发现 8 尊铜佛像、菩萨像和天王像等,造型逼真生动,为明代珍品。
【开元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120公里处彬县县城西街。建于宋代。塔高 39.5 米,为七层八棱中空楼阁式砖塔。塔内原有木梯,现已损,塔身保存较为完整。
【昭仁寺大雄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 150 公里处长武县城东街。昭仁寺是唐贞观年间 (627 ~ 649) 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浅水原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立的寺院。现存大雄宝殿,砖木结构殿内无柱无梁采用八卦悬顶式由四周的九梁十八担架叠拱起符合力学原理,民间称为 " 一担挑八角 " 。殿前有唐代 " 豳州昭仁寺碑 " ,高 3.65 米,碑文 40 行,每行 84 字,共计 3500 余字,主要记述浅水原大战死难将士事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