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之经济

家乡区县: 崖州区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农垦,下同)14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89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03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6.39亿元,增长23.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572元,增长14.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7年的21.5%:27.3%:51.2%调整为2008年的21.0%:25.3%:53.7%。2008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4.6%;第三产业贡献率为72.5%。

  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5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64亿元,增长126.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21.09亿元,同口径增长61.4%;基金收入23.54亿元(含国有土地权出让金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1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89元,比上年增长1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

  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36亿元,增长18.4%。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2%。

  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604.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2%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55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接待海外旅游者51.1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0%。全年旅游收入9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其中,境外旅游收入26206.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

  2008年,全市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76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出口6647万美元,增长17.0%;进口1000万美元,增长5.3%,贸易顺差5647万美元。

  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4亿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23宗,新签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15830万美元。

  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万人,户籍人口54.58万人,其中农垦系统人口6.62万人,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亚20个“中国之最”

  1、中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

  2、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城市,全年有近300天艳阳高照。

  3、中国年均温度最适宜的城市,年平均气温25.4℃。

  4、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负氧离子含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5、中国最长寿的地区(人均寿命80岁)。百岁以上老人,海南省有400多人,三亚市70多人。

  6、中国最佳养生城市,被誉为天然氧吧、康复中心。

  7、中国人居环境最佳城市,有海水、沙滩、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岩洞、温泉、森林等度假休闲要素。

  8、有中国最大最美的平民海湾--三亚湾,有17公里沙滩、浴场、椰林、绿草、鲜花、滨海路相伴。

  9、被联合国誉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10、中国首选度假过冬及疗养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11、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12、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13、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

  14、中国旅游业收入相当于全市总产值最高的城市(2005年68.78%)。

  15、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南山“金玉观世音”圣像高3.8米,共动用黄金100多公斤,南非钻石120多克拉,翠玉100多公斤,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等奇宝千粒,价值1.92亿元,装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一颗、古佛舍利一颗。1999年,金玉观音圣像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16、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为世界之最,2005年4月已开光。

  17、中国第一个世界小姐总决赛举办地。2003、2004、2005连续三年在三亚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

  18、世界最大的砚台--“天下第一砚”现在南山。

  19、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度假酒店--亚龙湾凯莱度假酒店。

  20、中国最大最佳潜水基地--亚龙湾潜水基地

麦小琪(2014-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