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清朝的乾隆年问,本邑有一个名叫伍道荣的书生上京赴考,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京城。但见商铺林立,游人摩肩接踵,一片繁华景象。他因一心在考,所以无心观赏,找了问小旅馆住下来,潜心攻读诗书。大考之期来了,他满怀信心,立志要考个功名回家以光宗耀祖。他在考场坐定,翻开考卷,只见上面写着:“把你家乡的风土人情或风景名胜写出来”等字样。这可难住了伍道荣:自己的家乡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虽有水乡风貌,但无名山大川,怎样答好这份考卷呢?他苦苦思索着一….“啊,有了!”伍道荣高兴地叫起来。只见他铺笺挥毫,写下七言诗一首:龙波水灵金鲤跃,一朝折桂登龙门。天市景色世间少,金龙彩凤出青云。东边红日彩霞现,西面竹林紫气生。太平盛世人称颂,双凤朝阳舞东风。随后把卷交上,立即回驿馆等候。主考官看后连连称好,马上将卷交与乾隆皇帝,皇帝看过后,立马召见伍道荣,伍道荣肃整衣冠,入宫见驾。皇帝问道:“你是何方人氏?”伍道荣答道:“草民世居岭南顺邑杏坛古朗乡”。皇帝继续问:“你家乡真的如你所描绘一样吗?”伍道荣又答:“草民不敢欺骗皇上。”乾隆爱玩山水,曾下江南观赏风光是人所共知的。这次他听了伍道荣的禀告,意欲再次出宫,一览那人间胜景,于是派遣钦差大臣快马赶往顺邑探看虚实。钦差不敢怠慢,微服外出,日夜兼程,到顺德后,在地方官的引领下来到古朗。只见一色的砖瓦房鳞次栉比,一色的石板干净整洁,一条小河东西走向蜿蜒流动,河水清澈见底。河的一侧住有人家,前铺后居;另侧古榕参天,夹着丝丝垂柳。一派典型的南国水乡景色。看着此景倒也令人赏心悦目,但与诗中的之说相差甚远。钦差大臣立即回宫禀告皇上,于是乾隆龙颜大怒,马上传召伍道荣,说他犯了欺君大罪,律该问斩。伍道荣在金阶跪下,不慌不忙地说:圣上明鉴,请让草民说完,再斩不迟。小民家乡的那条小河叫鲤鱼涌,因河中常有大鲤鱼出现而得名,它是西江的一条小支流,从西江闸直入古朗乡,在乡的入口处便是龙波坊、水灵坊,“龙波水灵金鲤跃”便由此而来。小河到村中分叉,一流向南,一流向北,分叉处叫择桂坊,河上有座石拱桥叫引龙桥,桥下的石拱门当然就是龙门了,俗话说鲤鱼跃过龙门便能攀折丹桂,这便是“一朝择桂登龙门”的意思。引龙桥的两岸是小商品集散地,名唤天市街,转向南的河上有另一座石拱桥叫起凤桥,桥的东侧是青云坊,“天市景色时间少,金龙彩凤出青云”说的是此意。起凤桥的东侧是东边坊、太平坊,西侧是竹林坊,小河流经本村的最后一个坊是双凤坊。诗的后四句“东边红日彩霞现,西边竹林紫气生。太平盛世人称颂,双凤朝阳舞东风”。就是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主上,草民所说句句是真,哪有欺骗之理?万望圣主明察。乾隆听完后,命太监取出纸笔,让伍道荣画出草图,再把图和诗句对照看一遍,心想:好你个伍道荣,能够在一首小诗中把桥名、地名、河名巧妙地运用到一起,也真难为你了。于是开金口说道:“朕恕你无罪,赐你金银布帛,回乡好好过日子吧。”伍道荣谢恩出宫,买舟回家。他虽未能考取功名,却让乾隆皇帝也知道岭南顺邑有个古朗,并且此事一时在京城传为美谈。直到今天,古朗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能津津乐道这个故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