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的民间传说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1、何南凤与石马的传说:
兴宁城北上近三十里,有个一去处,叫石马镇。其得名于镇内一块酷似仙马的巨石,巨石的附近,出了一个才子何南凤。石马的老人津乐道关于何南凤和石马的故事:传说何南凤上京赶考,立笔破题,大意是穷又如何?富又如何?不穷不富又如何?穷的没有穷落水,富的没有富上天。主考官见其言如大家,语带禅机,相其格前是宰相后是和尚而不敢取。何便到南华寺当了和尚。一去八年,妻相思心切,谎称儿急病,何竟不归;再称儿死,何急作文祭之,反倒把儿子祭死了。无奈返乡,途经石马八洲,听人说仙马常常出来吃禾苗,害人不浅。便作了一贴,将石马制死,不再遗害人间。石马镇民间流传着一首诗:石马行上第八洲,仙人遗下几千秋。细雨霏霏眉毛度,铁鞭任打不回头。

2、神光山与探花罗孟郊的传说:
神光山因宋代罗孟郊在此苦读,感动神仙而赐予神光一片照明而得名。罗孟郊是古时兴宁境内取得最高功名的读书人,而且与秦桧不同流,所以让人尊敬。与他关联的兴宁名胜古迹还有神光寺、其洗砚的墨池及墨池寺。据书上记载罗本人不是兴宁人,随父做官至此,后被贬死于江西兴国。

3、石古大王的传说:
在兴宁名胜神光山的左侧山口,有一条参天古榕,古榕下有一个石古大王亭,就是兴宁著名的石古大王所在。关于石古大王的传说,有几个说法:一是古时兴宁是蛮荒之地,野兽出没伤人,有一少年掷石杀兽,为民除害,人感其恩,作神奉之;二是说有石、古两姓起义军首领灵位,被人从外引入,保卫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说石古大王不是人,奉石古大王是来源于古时对性器的崇敬(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陈宏文《梅州客家人》)。旧时石古大王神坛有对联云:“石不能言尊自古,大而无外其称王”,后一句说石古大王名气很大却没有外形(神像)。石古大王的门楼前的篇额:“岩固天全”,分开念来是:山口一人、石古大王,这一副对联,真是妙趣天成。

4、塔井锁金龟的传说:
自古至今,多次自然灾害与战争等灾难中,兴宁基本上都能偏安一隅,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损失。据史书记载,清朝后期,兴宁文人、术士考究到兴宁的地形是个“龟形”,主兴宁平安、出文人。时人作诗云:铁网城头架,金龟水上浮。任尔天下乱,兴宁唔使愁!后来不知谁想到,既然保兴宁平安、出文人的是金龟,万一有一天它跑了怎么办?清朝的秀才、术士们又想了个好办法。他们测得金龟头部位于老城西门,便建了一座新西门锁住龟头;四脚位于兴宁城内,又按四脚方位打了四口井,钉住龟脚;测得龟尾位于城郊数里外的宁新文星管理区,于是大兴土木建了一座文峰塔震住龟尾。四口古井中小的见过三口,现存一口长春井,文峰塔至今还在。

lh(2014-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