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咸阳塬上埋皇上”,对于千年古都咸阳,文物资源得天独厚,其中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在全国名列前茅。90年代初期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盗墓现象一度十分猖獗,“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为万元户”的民谣也就从那时流传开来。作为全国的文物保护大市的咸阳,现在的文物保护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咸阳进行调查。 记者来到咸阳,适逢陕西省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会上,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对咸阳的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提出表扬,他说自1997年以来,咸阳竟然连续5年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文物被盗被毁案件,这在过去实在是不可想象。然而面对这一表扬,咸阳市主管文物保护的副市长张生朝却并不感到怎么轻松。张市长清楚盗掘文物犯罪分子的手段日益的现代化,甚至于已经发展到集团化,由原来的小偷小摸、小型盗掘,在某些地方已经向武装抢劫发展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作为分管文教的副市长,面对这种情形,张生朝时刻都能感受到一种压力,他说在他分管的部门里边,有两件事最令他放心不下,一个就是学生的安全,第二个就是文物的安全。为确保文物的万无一失,这天晚上,张生朝又象往常一样来到埋葬汉高祖刘邦的长陵进行检查。
张市长问:“发现有什么可疑现象没有?”
文保人员说:“有。”
“有闲散人员在这儿转。”
“节假日、刮风下雨下雪,这种恶劣的天气盗墓贼容易出来。”
“一旦发现有行迹可疑的,要及时给咱报告,咱严加防范,出了事咱可拿你是问了。”
咸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国都,同时也是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和我国古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有各类文物景点4951处,古墓葬1135处,古遗址1037处,古建筑247处,皇帝陵墓27处,是我国古代文物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为保护好这些文物,1997年,咸阳文物局局长辛加龙一上任就提出要群防群治,建立专业文保员、业余文保员和人民群众三结合的田野文物保护网络,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地——昭陵,辛局长形象地对记者说,“就是墓随地走,地随户走,户有专人,就是这个陪葬墓在哪一块地方,哪一块责任田里这个墓就落实到哪一块(责任田)地上,这个责任田是哪一户的就落实到这个户上,这个户上又有专人看管,这样的话就把任务层层落实了。”
张俊才就是这样一位业余文保员,这天雪还没化,他又象往常一样来到他负责看管的郭娘娘墓前巡视,郭娘娘墓就在他家的责任田里,为了保证墓葬的万无一失,在他负责看护的5年间,他每天至少都要来这里看护2次,妻子也经常帮助他。
记者问:“你不怕得罪人吗?”张俊才说:“不怕得罪人,博物馆和文物局叫我看管这个,我要负责任的嘛。”他的妻子告诉记者:“白天有时他不在家,我自己去(看护),有时俺娃也去。”
采访中,辛局长告诉记者,象张俊才这样的业余文保员目前在咸阳已有600多名,他们与全市700多名专业文保人员、90多个文保基层组织和32个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文管所一起形起了一道咸阳文物保护的坚强防线。在昭陵石鼓文管所,记者看到,无论是通讯工具还是摩托车等交通工具都配备齐全,据统计,近年来咸阳市仅用于文物基础建设和文管所建设的投入就高达2000多万元。
辛局长说:“在文物密集地区和案件多发区建立文管所,文管所专业队伍和业余文保员相结合,有效地杜绝了田野文物犯罪。”
作为执法部门,咸阳市公安局这几年更是把打击文物犯罪当作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他们抽调警力,挤出经费不仅成立了专门的文物稽查大队,而且还在全市8个重点县区成立了文物派出所,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茂陵记者看到,文物派出所的干警正在认真地巡视。干警们说:“我们的口号是人在文物在,人与文物共存亡。”
此外,他们还协助文物部门在基层成立了依托于治安中心户的市、县、乡、村四级保护网络,使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社会化,采访中,咸阳市公安局局长郭中秋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继续与文物部门密切协作,完善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文物犯罪的发生。”
采访结束,记者获知,文物保护目前在咸阳已由部门行为演变成了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并且全面实现了五纳入,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张生朝副市长告诉记者: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保护好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是咸阳的神圣职责。张市长说:“我们咸阳近几年来,几乎没有发生重大的文物案件,特别是馆藏文物没有发生一起被盗被毁案件。”
从80年代以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国际、国内犯罪分子互相勾结,文物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田野文物被盗案件更是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昔日的文物案件多发区咸阳近年没有大的案件发生,不能不令人振奋。当记者询问究竟时,咸阳市文物局局长辛加龙说:在咸阳,“文物保护,领导重视”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只要领导真正负起责任来,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