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志(1896—1962)名福胜,字锡祺、学行,广东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任少将。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日任中将。曾任教育部部员、交通部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1938年3月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广东代表。1949年2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去台湾后,于1958年前后任“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台北区两权第一研究组召集人。在台湾去世。军事著作尤多,如:《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诗文甚佳。
1927年1月升任第12师(兼师长黄琪翔)第36团(团长李汉魂)中校副团长。12月调升第4军(军长缪培南)教导第1师(师长邓龙光)第1团上校团长。
1928年3月教1师改称第4军教导师(师长邓龙光),仍任第1团上校团长。8月教导师并入第4师(师长缪培南),改任第10旅(旅长谢膺白)教导第1团上校团长。10月教1团与教2、教3团并编,改任第4师教导团上校团长。
1929年9月随部反蒋,教导团扩编为教导旅(旅长陈芝馨),改任上校参谋长。
1930年1月第4军扩编为护党救国军第4军(军长张发奎),改任第12师(师长邓龙光)上校参谋长。2月第4军缩编为第12师(师长张发奎),降任第34团(团长吴奇伟)上校参谋主任。7月调升第10师(师长薛岳)少将参谋长。12月赴德国考察军事。
1931年6月回国,出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少将参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