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村位于孝义古城西五华里,村东门镶嵌着“附郭首藩”石刻大字。可见是古县府的重要屏障。
孝河在此汇集,兑镇、下堡、柱濮三河东逝而去。河北岸,西南有西枣崖,生长着郁郁葱葱茂盛的酸枣枣树而得名。东南有磨崖,山洪爆发时,乱石遇磨崖则沉稳——石不过磨而得名。中间凹进。北岸地形地势呈元宝形。
早在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选择这块宝地繁衍生息。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前有孝河,后有两崖,中有兑九峪通往古城的交通大道。因此,古人首选磨崖定居故名磨石村。
孝河每年夏季常有洪水爆发,为趋利避害,根据元宝形地形地势,选定凤凰展翅形,迁址定居,村东、西为凤两翅,北为凤尾,南面沟为凤膆,东南圪台头位凤头。寓意吉祥如意,人杰地灵。
至于张家庄村名来历,据推测,明弘治二年(1489年)知府张日升修城池,扩县属,引孝河水疏胜水渠,以灌城东40余村耕地,所以村名与张日升有关。
据解放初期资料,张家庄总面积六千余亩(街道、住宅、道路、河滩、荒坡、荒沟、非耕地)。旧村域显示张家庄共有大小45垙耕地 约四千亩左右。村域呈帆船形。彰显一帆风顺,万事亨通。
人口:据65年统计为704人,到2005年为1750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