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曾在项羽手下做过谋土,但不被重视,后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被封为曲逆侯。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公元前209年,陈平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过了多时,并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两人一见如故。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要‘调虎离山 ’,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让范增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意,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上奏说:“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军粮的负担极重,恐怕老百姓负担不起了。”项羽一听,马上传旨:天下诸侯,限期回国;唯有刘邦留在咸阳。然后,张良依陈平之意请刘邦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陈平乘机上奏:“陛下封刘邦为汉王,已经布告天下,却不让他上任,不足以取信天下。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这不是两全其美吗?”项羽同意了。陈平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此时,陈平已经投奔了刘邦,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刘邦向项羽求和,项羽不许,这时,陈平献计,让刘邦从仓库中拨出四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并散布谣言离间项羽和范增钟离昧,项王果然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他甚至还怀疑范增私通汉王,陈平又通过不同待遇对待项羽使者,先态度和善,又听说不是范增的使者就不客气的离开了,使者对项羽说明了一切,霸王更加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范增也感到项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于是他就请辞了,项羽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人护送他回家乡。范增就此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项羽手下唯一的一个著名谋臣,竟被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接着又出计声东击西,使刘邦从荥阳逃脱。
公元前203年11月,韩信在齐地节节胜利,并乘刘邦失利之机,要求刘邦封他为王。刘邦一听,勃然大怒,竟当着韩信使者的面破口大骂。“我被困在这里这么久了,天天盼着他到这儿来助我,如今不但不来相助,反而要自立为王!”刚骂到这里,忽然觉得自己在桌案下的脚被陈平踢了一下,刘邦也很精明,连忙顺水推舟地封韩信为齐王,稳住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汉军的分裂。韩信从此感恩,无论谁再来劝说他,都不忍忘恩背汉,并最终引大军击楚,为刘邦统一天下起了决定性作用。8月,双方划定“楚河汉界”。陈平看到项羽已到了穷途末路了,主张进攻到底,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发兵攻打项羽。在公元前202年12月,击溃项羽,至此,结束了将近四年的楚汉战争。
刘邦登位后想除掉韩信,陈平出谋不费一兵一卒擒获了他,这一计谋,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后来,在刘邦攻打匈奴被围白登山,又是他出计收买匈奴阏氏,并扬言要献上美女使她嫉妒,就劝单于退兵,解了白登之围。在刘邦要求杀掉樊哙的时候,机智的逮捕樊哙之后没有杀掉,躲过了吕后问罪,保全了自己,并与周勃一起平定诸吕之乱,避免了汉的夭折。
前178年(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司马迁评价说:“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 陈平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班固评价说:“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也表示了他的赞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