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湾”到'湛江"市
1899年,法国强租当时名曰“广州湾”的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法国人则称为“白雅特堡”(Fort Bayard),而此湛江对外贸易盛极一时。1943年,日军侵略者从法国人手中接管“广州湾”,到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据悉,广州湾(湛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辛亥革命前夕,在广州湾同盟会的领导下,南路、高雷地区也掀起了革命的浪潮。当年,广州湾、南路、高雷地区有许多爱国志士追随孙中山先生,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巨大贡献。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主持制定的《建国方略》,就提出建设独立自主的铁路和港口部署,更明确提出在湛江兴建南方大港和修筑连贯西南铁路以及粤海铁路大通道。今天,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湛江人民的努力下,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湛江港已建设成为现代化大港口,迈进了亿吨大港的行列,湛江通往全国各地的铁路已建设,孙中山先生建设南方大港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