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与“小聪明”

家乡区县: 韶关市南雄市

四维先生的《智者不惑》,让我想起三国里的诸葛亮和周瑜各自的人生际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诸葛亮一直都是智慧的化身,他的神机妙算、他的足智多谋、他的运筹帷幄,一直都是世世代代中国老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周瑜,也是东吴的青年才俊,他过人的才智在东吴也是尽人皆知的,当时东吴就流传“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说的是周瑜不仅精通兵法,而且通晓音律。赤壁之战中,周瑜就充分展现了他出众的军事才能。按理,周瑜的先天智商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是,为什么周瑜最终却输给了诸葛亮,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呢?

我想,这就是“大智慧”与“小聪明”较量的结果。

当然,按照一般人的标准,周瑜应该属于非常聪明的一类人,可是,他在诸葛亮的“大智慧”面前,却少了一种气度,多了几分狭隘,少了一种清亮,多了几分隐晦。与周瑜相比,诸葛亮不仅对天下大势的判断更为准确,对人心的洞察更为透彻,而且,他还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有一份心系苍生的情怀,有一腔为国效劳的热血,有一种鞠躬尽瘁的精神,还有一种从容淡定的修养。所以,诸葛亮的“智”包含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力量。而周瑜却因为自己的心胸狭隘,急功近利,影响了对人对事的准确判断,高智商变成了“小聪明”,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青年才俊最终英年早逝,空留遗恨!其实,“三气周瑜”与其说是诸葛亮通过锦囊妙计气死周瑜,还不如说是周瑜自己把自己给逼上绝路的。

读先生的《智者不惑》,玩味诸葛亮与周瑜的故事,其中的人生况味令人深思。是啊,没有一颗清亮的心,没有把握幸福的能力,没有超然物外的涵养,没有宁静淡泊的心态,智商再高又有什么用啊?!
0
顶一下

王自强(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