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俗称金田营盘),位于广西桂平市北部金田镇金田村西侧的犀牛岭上,距市区28公里,有二级公路直达。金田起义地址是当年太平军誓师起义的地方,遗迹犹存,古松参天,绿草如茵,经多年建设,设施日臻完善,,这里已成为人们瞻仰观光、学术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金田起义地址1961年国务院公布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址”下辖韦昌辉故居、新圩三界庙、傅家寨、古林社、风门坳共五处文物点。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于1851年1月11日在本县金田村爆发。金田村位于紫荆山南麓,县城以北27公里,村中的韦昌辉故居遗址和村边犀牛岭上的古营盘、练兵场,不远的紫荆山区,以及附近的新圩三界庙、江口石头脚等处,都是当年太平天国进行重要活动的地点。其中金田起义地址已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圩三界庙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外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著名史学家胡绳、罗尔纲等,都曾来此进行学术考察。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1987年,共接待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民主德国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250多人,198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3万人次。
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土丘,后枕荆山,前列金田平原,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该岭北端为古营盘,相传是明代瑶民起义领袖侯大狗所筑,墙体长65米,宽23米,高3米,后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所沿用。中间有太平天国起义时的“拜旗石”。古营盘前的草坪,是当年太平军练兵场。太平军在这里列队布阵,苦练杀敌本领。岭的西北坡紧靠犀牛潭,是太平军秘藏武器的地方。岭的南面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陈列馆”,为花岗岩体,琉璃瓦歇山顶,外观古朴,与接待室、碑廊、录像室形成园林式布局。馆内展示历史文物100多件。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故居,在犀牛岭东侧的金田村内。拜上帝会总部曾设其家,会众们在这里开炉日夜打制武器,然后运到犀牛潭中秘藏。起义军北上后,清兵烧毁民房。现在韦昌辉故居是1987年恢复的。距古营盘东4公里的新圩三界庙,是太平军的前军指挥部,庙内保存有近30块碑刻,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位于金田村边犀牛岭北端。是太平天国军民誓师起义之地。犀牛岭前临金田平原,背靠穆群山,与紫荆山南部要隘风门坳互为犄角之势,形势极为险要。相传,营盘原是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军所建,金田起义前夕太平军重新构筑,加高加固。营盘长35米,宽22米,四周围筑以高3米、底宽2米的土城墙。土墙外,西北面脚下有深潭,叫犀牛潭,东边是高约50米的陡坡,南面是营盘的出入口,出入口外两旁有壕堑,壕堑之外各筑一道高3米,厚2米的泥墙。右边的泥墙,一直延伸至岭脚的犀牛潭边。
营盘中间,原来有个圆形的的土台子,前面有块高出地面约1米的大石、叫拜旗石。传说1851年1月11日那天,太平天国的几位领导人登上土台,洪秀全高声宣告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一面杏黄大旗随即在拜旗石旁冉冉升起。
营盘的左前方,面对金田平原,有一座庄严肃穆的大理石碑,高约3米,上刻“金田起义地址”6个大字,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建人的手迹。
古营盘的正前方,有个方圆2里的大平坡,是金田起义前太平军的练兵场。传说当时指挥练兵的是杨秀清和石达开,他们对士兵要求十分严格,练习跑步要跑得象马一样快,说是这样才能迅速追上并歼灭敌人。经过勤学苦练,太平军战士大都练就一双飞毛腿。有个叫覃七的战士,健步如飞,常常跑在马的前头,人们都叫他“马头七”。另外有一个战士叫陈二,是个大旗手。他双手擎着又长又宽的大黄旗,仍能快步如飞,始终走在队伍的前头,因此大家叫他“大旗二”。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严格操练,太平军大多练就一身杀敌本领,有很强的战斗力,因此起义后能接连打胜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