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吃能够传承下来,和它所在的地域自然环境有关,也和它所处的区域历史文化有关。它的延续,吻合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们对它的钟情与偏好。至于到后来,这种小吃是不是本地人餐桌上的饮食主流,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有了偏好就有了消费市场,经营者不管是家传还转让,都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虽然知名度各有不同,求本溯源都有一大堆故事和传说,维系着它的生生不息。
磁县焖子恐怕就是这样一种小吃,到过磁县的人,都会被当地的朋友们推荐尝尝。
磁县焖分为肉焖子、菜焖子。肉焖子菜焖子是磁州焖子在制作原料上的区别,但它们在制作工艺上应该是相同的。先说肉焖子,标准的制作方法没有掌握具体的工艺,原料的搭配,方法的操作已有些了解,既然是地方小吃,在民间家庭能够制作也是一个主要考量,否则很难留传成一种百姓喜欢的小吃。
制作方法:选上好的精肉,剁成肉糜,加上调料和葱姜蒜末,摊在薄薄的鸡蛋饼上,四面裹好,上笼蒸熟,等到冷却凝固成长方形的块状,再改刀切成或条或片的形状拼盘,上桌就是一种特色凉菜,沾上蒜汁或者芥末汁,刺激而且爽口。吃着吃着就觉得似曾相识,仔细回味,这不就是市面上火腿的感觉嘛。其实,磁州焖子就是火腿肠的原始形态,是现代化工厂生产火腿肠的鼻祖,这个观点基本得到了认同,只是磁州的人们保留了它的手工传统和大众化居家口味,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相对于肉焖子,菜焖子在原料的选择上就有了些贫民化的倾向,制作上也更加简约。选择绿叶蔬菜用淀粉搅拌,添加少量的肉块,摊在薄薄的鸡蛋饼上,依然是葱姜蒜末各色调味料齐全。虽说是菜焖子,但主料是淀粉,鸡蛋饼四周裹好,上笼蒸熟,取下凝固成厚面饼状,一个八九寸盘子大小,横七竖八切成网格,也算是一盘菜。虽说它成本低廉,但宴席上作为一种地方小吃还是能够拿得出手的。客人们来自磁州之外,偶尔食之尚感稀罕。
若就菜焖子与肉焖子来说,菜焖子由于制作简便要比肉焖子流传的广泛些,但肉焖子在口感与档次上要比菜焖子高上一筹。就我的经验,肉焖子比较好的作坊当属县城南关外的那家小店。沿古楼南大街向南,曾经的御道旁有一家熟肉作坊,除了酱肉还兼做磁州焖子,黄斓斓的鸡蛋饼外皮,红艳艳的精瘦肉夹心,有色有味。只是近几年猪肉价格居高,肉馅里多了些淀粉充数,没有了纯瘦肉的地道,但在磁县城里,这里制作的肉焖子还是数一数二的。
菜焖子一般不在门市或街边食品摊位出售,作为一种应景小吃,一些饭店为了揽客,会以提供菜焖子这样的地方小吃打招牌,既实惠又别具一格,但各家饭店制作的水平又有些不同。富昌饭店是一家以地方名吃主打的小店,原来在老城里面,后来发展了搬到北二环磁州窑博物馆对面,这里常年供应磁县地方的小吃名吃,像鲜粉皮,烧腐皮,胖妮烧鸡等都能在这里尝到。这里的菜焖子柔滑鲜嫩,芥末调料辛辣爽口,只是到后来或许是客人点菜吃焖子的人太多,本该现做的焖子提前准备好了些,没了现做的鲜嫩,倒使人感到了些惋惜。在磁县城里还有一处吃磁州焖子的好去处,那就是棉麻宾馆,只是作为比较高档的接待宾馆,一般为了吃磁州焖子去那里并不太合适i,但有比较重要的客人来了又有情绪品尝磁县小吃,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美味菜肴之间,点缀几样地方小吃,热情又不失身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