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连云港新浦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陇东中学,是连云港市政府所在地——新浦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2001年8月浦东中学并入陇东中学,2004年学校更名为现名。学校占地面积4.9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96万平方米。老新浦中学于2001年并入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与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几年,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努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园经专家论证,布局合理,恢宏的校门、宽敞的校内主干道、功能齐全的科教楼、草坪灯与校园音响、春花秋实夏荫东绿的校园景色,处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拥有近70000册藏书的图书馆,为省级中学二级馆,链接至每一个处室的校园局域网,三个多媒体专用教室,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大功夫,中考成绩一直居于全市前列,高考始终处于市区同类学校的排头兵的位置。学校先后被教育厅评为“江苏省二星级学校”、“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集团”、“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命名为“连云港市文明单位”、“连云港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连云港市常规管理达标学校”、“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合并撤销编辑连云港新浦中学原名陇东中学,2001年与浦东中学合并,2004年改现名,原新浦中学于2001年被并入新海中学。学校办学目标编辑明确的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我们提出“让每一个在东方校园里工作过的教职工都不愿意离开东方分校;让每一个在东方校园里读过 书的学生都对母校有着深深的眷恋;让每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港城的优秀教师都愿意到东方分校工作;让 每一个渴望到高校深造的东方学子都愿意留在东方分校学习”的教育理想。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的时 间,把该校办成东部城区乃至全市的名牌学校,由“新海的东方”,变成今后“东方的新海”。具 体内涵概括为以下几点:(1)学校管理达到全省重点中学的中上游水平。(2)德育工作确保达到“省 德育先进学校”的标准。(3)教学质量要达到全市省级重点中学的上游水平,2005-2007年,高考本二 以上达线数近三年要突破的数字分别为:80人、100人、160人。(4)确保创建一支全市一流的教师队伍 。(5)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这一办学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产生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校教职工正在为这一目标不懈地努力着。有效德育工作编辑有效的德育工作促进了该校优良校风的形成该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贯彻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课堂渗透教育为主渠 道,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开辟各种德育渠道,构架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提高该校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渗透性、开放性、自主性。德育操作努力实现“四化”:常规教育系列化,道德教育体验 化,理想教育梯次化,心理教育多样化。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由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挑选师德修 养好、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通过出刊《班主任文摘》、进行班主任培训、举办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奖惩条例,有力地调动 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除了这些骨干力量外,我们还把德育工作延伸到任课教师。我们重视德育后备 队伍的培养,让刚毕业的教师担任见习班主任。2.完善德育制度。德育工作不是抽象的,它贯穿于学生行为的方方面面,制订各种纪律制度督促学生遵 守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近几年,该校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纪律到卫生,从自习课管理到 课外活动管理,几乎涵盖了学生在校的所有行为,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利用新生入学前培训、班会课 、国旗下讲话等加强对纪律制度的学习。制度的订立,避免了德育工作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3.努力探寻生动有效的德育载体。我们建立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德育基地,让学生体会贫困地区学生求学 的渴望和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带学生到部队去感受军人顽强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在现代化的工厂让 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性。每学年,我们都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和校园体育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 的集体荣誉感。结合重大节日如建党八十周年、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节等,开展系列活动。开设 阅览课,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生活观。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讨论 德育中的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4.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良好的校风已经形成,学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情操健康,行为规范 ,勤奋好学,善于合作。该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体育卫生 两个条例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等。优良教学质量编辑优良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1.正视现状,知难而进。长期以来,该校的生源质量一直处于全市三流水平,每年的高中招生分数线均 比市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少100分左右,优秀学生更是凤毛麟角。面对这样的生源质量,全校上下没有悲 观失望,怨天尤人,而是统一认识,立足现状,勤奋工作,积极挖掘潜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的各个环 节,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教案要求、公开课开设、作业批改、考试等每个环节都制订了详细的制度 并落实到位,做到了检查常规化、制度化。该校还制定了切合校情的教学基本策略。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学期都开设多种形式的学法讲座,开展学情调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 。课堂上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了多少,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 质量。4.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风日渐浓厚,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2000年高考,该校本科录取99人,其 中谷林同学总分609分,列全市理科第8名;文科的江婷婷同学语文和综合科成绩均为全市最高分。2001 年本科录取147人,2002年本科录取142人。2003年高考本科录取203人,2004年本科录取110余人。该校 在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均处于全市中上游。该校的艺术、体育工作特色越来越鲜明,在全市乃至全省 都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