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这座古老的汉文化历史名城,正以开放的姿态笑迎国内外四海宾朋。 近年来,新野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集群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平台化”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全国棉纺织基地县、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县、全国优质肉牛基地县”为目标,着力培育棉纺织、蔬菜、畜牧三个支柱产业,强力组织工业经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对外开放新突破,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新野工业形成了棉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四个优势行业。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6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5家,超千万元62家。主导产品有优质棉纱、高档服装面料、高标号水泥等。培育壮强了棉纺织产业集群,拥有纱锭100万枚,织机6000余台,年织布2亿米以上,年市场交易量65亿元,成为鄂豫皖毗邻区域性棉纺织产业中心。龙头企业新野纺织公司作为全国520家、河南省50家重点支持企业,进入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20强并成功上市,成为河南纺织行业第一股,被确定为全国功能性服装面料开发基地。县纺织工业区占地8平方公里,目前进驻企业43家,完成投资10.2亿元,被确定为全省特色工业园。
新野农业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个支柱产业。蔬菜面积3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万亩,有6个蔬菜品种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引进了台湾康师傅加工企业,县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全国151家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河南省5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业主导品种为皮南杂交肉牛,年肉类总产量12万吨,是河南省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和全省畜牧业重点县。棉花种植面积38万亩,是全国棉花百强县和河南省十强县,“银鹏”牌棉花位居全国十大名牌产品之首。另外,年产小麦17万吨、玉米6.8万吨、花生及其它油料18.5万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为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新野交通便利,能源充足。距南阳、襄樊机场各60公里。距焦——柳、宁——西铁路各30公里,二广高速公路、省道S103线、S244线、S335线在县境内交汇,高等级县乡公路和村村通油路四通八达。110KV输变电站3座,220KV输变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境内水资源充沛,唐、白、湍、刁河等八水竞流,是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全县现有大量的轻工业熟练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开放发展是新野人的一致共识,合作共赢是新野人的热切愿望。县委、政府着力转变职能,制订落实优惠招商引资政策,努力营造诚信新野、效能新野、和谐新野的文明创业环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