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之明朝

家乡区县: 南阳市新野县


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
县丞李思诚于县治故址(今公安局)重建县公署。
洪武六年(1373年)
改建孔庙。大成殿5间,东西廊房各7间,戟门3间,泮池1座。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知县马希敬于县公署东(今城关镇人民粮店)创建行台察院。
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
知县赵荧重修城池,建城门西:东曰“朝阳”,南曰“望远”,西曰“通德”,北曰“迎恩”。
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
四月,大雪。
弘治十年(1497年)
知县宋琢重修县公署,始有正堂、退思堂、幕厅等。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
秋,刘六等农民起义军攻克南阳,涉新野境。
正德三年(1508年)
大旱,五月至次年正月不雨。六月,酷暑,途有热死者。 正德四年(1509年)
冬,县教谕冷宗元修《新野县志》,刻本已失。
正德六年(1511年)
知县高廷禄将土城砌成砖城,增高到8.3米,
正德十年(1515年)
县教谕杜鸾于县城南门外增筑新城,周长1公里,辟东、西、南三门。挖护城河。
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
南汝道刘璋于县城北关外(今北关小学校)创建白水书院。
嘉靖七年(1528年)
秋,特大旱,蝗灾,民多饥死。次年春,疫病尤甚。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如雷。震前,风雨之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房舍动摇。
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
淯水(白河)由岗头东南徙而西,其东留一条长20余公里的白河故道,人称老白河。
隆庆六年(1572年)
九月,梨花盛开。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六月,蝗飞蔽天,禾草间食。七月,蝗蝻遍野,禾稼皆空。
思宗崇祯五年(1632年)
六月二十五日,湍河水溢40余日,平地水深数尺,沿河庐舍尽淹。
崇祯九年(1636年)
李自成义军马守应部从新野出发,会同张献忠等部,攻占襄阳。
崇祯十四年(1641年)
李自成义军克新野,杀知县韩醇、主簿江朝明、典史惠永祯,派王大来为县官,安抚民众,
纪律严明。当义军经信坡村时,村民用自制的“顺天寨”大旗数于寨中,表示顺应。
崇祯十五年(1642年)
李自成义军两克新野,杀知县陈公、邱茂表。

 

清浅处(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