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羔酒是中华传统名酒,起源于汉魏,兴盛于唐宋,元时畅销海外,羊羔酒“色泽白莹,入口绵甘”如羊羔之味甘色美,故名之。
其产地:明代冯时化《酒史》载“羊羔酒出汾州孝义县”;《山西通志》“(孝义)酒之名色甚多,其羊羔儿名重海内”。羊羔酒饮于宫廷,皇家曾封“世袭御酒”;传至民间,文人雅士浅斟吟诵。戏曲《空城计》诸葛亮唱腔“我有羊羔美酒,犒赏三军”;宋代名士陈起作有“羊羔酒呈朱丛瑞”多首诗;元代李德载《散曲》“金樽满劝羊羔酒,不似灵芽泛金瓯”;明代陈琏《岁寒轩赋》“醉飞觞而饮羊羔”。真可谓:佳酿激才情,诗词炙人口,生活增雅趣,千载传美名。
配方:嫩肥羊肉1斤半,杏仁100克,木香10克,酒曲100克,糯米5斤。
制作方法:1. 将羊肉切碎片;杏仁、木香捣碎末;酒曲研细粉。2. 糯米加水适量,上锅蒸至半熟,待冷备用。3. 将羊肉、杏仁同倒入锅中,加水煮烂,待凉后,连汁倒入装有糯米饭的罐(坛)中,再加入木香、酒曲,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放置于温暖处,发酵10天。4.开封,压去糟渣,取酒液,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大补元气,健胃益肾。适用于病后衰弱,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
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各服2~3小盅。
说明:羊肉性温,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温经补血的作用,是一味有较强补性的食品。古方中有当归羊肉汤,即补血温阳。此外,羊肝、羊血、羊角等均可做药用。由于羊肉较热,故对阴虚内热,或湿热较重者,不宜服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