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相传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植下橡树。后人敬仰韩公,将笔架山称为“韩山”,将亭称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迁建于此,所以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
韩文公祠的建筑简朴雅致,墙壁全是水磨砖砌成,祠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后进升高七尺,有石阶可登,正中供韩愈塑像。祠内石柱多刻对联,四壁环立历代碑刻四十面,详载韩愈贬潮史迹和该祠兴废情况。
“韩祠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邑人郑兰枝有诗云:高植一株耸翠峦,侍郎手泽倚栏干。根深八月蟠祠古,叶毓双旌度岁寒。棱影参差侵曲水,奇花多少映祠坛。游人若问科名事,为指芳林旧姓韩。
从韩文公祠远眺古城内外,只见旧貌变新颜的湘子桥古韵依然,与此同时,随着一座座高楼的平地而起,这座古城正在悄然地注入了现代进程的新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