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唐初名将。秦琼为建立唐王朝屡建奇功,他的枪法出类拔萃,在千军万马中跃马持枪,每刺必中。他善使的祖传两条鎏金熟铜锏武器——“杀手锏”更是名扬史册,常使一些敌将亡命锏下。秦琼在临潼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临潼救驾”了。
相传,隋炀帝杨广当太子时与唐公李渊不和,屡次陷害李渊不成。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的一天,他得知李渊赴任太原府通守,于是密派宇文化及扮作强盗,待唐公路过骊山时前去截杀。晋王杨广也用黑纱蒙面,手提大刀,领兵将李渊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
这时,正在骊山上伍员庙游玩的山东历城县捕快秦琼,忽然听到庙外一片喊杀之声,随即出庙跳上高岗察看,只见林中无数强盗围住一伙官兵厮杀。他便按好毡笠,扣紧鋋(音chan)带,提着金锏,跨上黄骠马,借着山势冲下山来。厉声高叫:“响马不要妄害官员,我来也!”手起锏落,一连打死数人。在混战中,又顺手一锏打中晋王肩膀。杨广负痛,大叫一声,败下阵去,众人见晋王受伤,都无心恋战,四处逃散了。秦琼拿住一人质问,才知是东宫太子晋王与唐公不和,故扮作强盗欲行杀害,自己反将太子打伤了。秦琼恐惹是非,遂纵马逃走。
那唐公正在危急之时,见被一壮士解救,忙追赶致谢,一直追了数里,还未赶上。秦琼见唐公紧追不舍,只得通报了姓名,并把手摇了两摇,示意勿追,遂将马一夹,飞一般去了,唐公只好转回。
唐公回马到家眷车辆旁时,夫人窦氏身怀有孕,因途中受惊震动,忽然腹痛。待要安顿,又没有一个驿递,便携带家眷暂住在山旁的承福寺中。当夜三更,夫人分娩,时仁寿元年八月十六日子时,所生之子,就是后来劝父起兵,开基立业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唐公在寺内住了半个多月,为了报答秦琼解救之恩,在山下秦琼留言处修了一座“报德祠”,塑秦琼及坐骑黄骠马像,树一牌位,上写有“恩公琼五生位”六个字,旁注“信官李渊沐手奉祀”。原来,秦琼向唐公通名“秦琼”二字时,唐公又见他伸手,便错认为“五”字,故误书在此。明代大诗人袁宏道的《过华清宫浴温泉》诗中有句“教他杨广笑,破国只骊山”,即指此事。
唐公所建“报德祠”,俗称“琼王庙”。遗址在今临潼城北二里处的姜寨村西南。城区东北处的苗坡公路旁有一条水沟,相传为秦琼饮马泉遗址。骊山西绣岭烽火台下,原有杨广插旗坑,坑中投石时呼呼有声,深不可测,可惜在建国初已被游人填塞淤平。老君殿西南的营北后村,村旁簸箕掌上的残垣断壁,传为李渊营盘遗址。营盘下的芷阳沟旁原有座金刚庙,就是当年小唐王李世民的降生地。相传当时窦夫人为儿子晒尿布,见日沉西山,顺口说了句“天再红一阵就好了”,于是万道红霞映红了骊山,晾干了小唐王的尿布,这便是“骊山晚照”这一盛景得名的由来。
后来,秦琼为创建大唐江山,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又参与“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左武卫大将军。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病卧在榻,闻听门户鬼魅呼号,夜不能寐。后来经秦琼和开国名将尉迟恭(即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守夜,太宗才安然入睡了。日久,太宗不忍,便画其二人像悬于门,“遂永为门神”,至今临潼民间春节时贴的年画中还有门神秦琼的画相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