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入私塾读书,后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17岁时,在其叔伯的资助下,到省立淮阳中学念书。19岁考入开封政法学校。这期间,他目睹中国外掠内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因而逐步接受新思想,开始寻求救国之路。1922年毕业后,只身到北平参加了爱国将领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后晋升为少将军衔。1931年回家探亲,适逢日寇侵占我东北三省,他积极主张抗日,冒着生命危险,到禹县走访旧日相识的国民党部队第七十六师二二八旅长范龙章,劝他以人民利益为重,“举义旗,发通电,请缨北上抗日,不当亡国奴”。范为其感动,接受建议,在《中州日报》上发表了通电。1934年,他在兰州结识了当时在《西北日报》社从事地下秘密活动的共产党员刘贯一、江致远等人。在其影响下,加深了对共产党的了解。撰写进步文章在共产党员林远村主编的《西北日报》副刊上发表。1935年春,国民党将刘贯一逮捕入狱,他知悉后,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使刘幸免于难。1936年秋,他抛弃当时的少将地位,到北平找到了已担任中央北方局察哈尔局书记的刘贯一,经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与刘一起到张家口中共察哈尔省联络局从事统战、情报和国民党部队中发展党的组织工作。此时曾和旧友、国民党察哈尔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相逢,经反复向他宣传党的主张,使他逐渐倾向共产党。后将其1800余人的武装交给八路军并改编为正规部队。1938年初,受党组织派遣,为营救山东高等法院关押的500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做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的工作。他以老同事身分大义相劝,使孙背着南京政府的监军代表蒋伯诚,将在押人员全部释放。1938年,他奉命到中央长江局所办的政治训练班学习,根据党的指示,多次面见国民党汝南专员张振江和六十八军军长刘汝明,向他们宣传党的主张,争取共同抗日。他的活动影响很大,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国民党省党部曾下密令,抓获刘贯一、王恩九格杀勿论。对此,他毫不畏惧,更增强了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1938年秋任河南省统战部长,并当选为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委员。同年10月,党中央决定在竹沟恢复河南省委,他兼省委委员和统战部长。1939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统一阵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竹沟惨案,新四军参谋长兼江北总指挥张云逸电令竹沟留守处主任王国华嘱王恩九赴确山县政府进行交涉。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去确山县进行说理斗争。国民党确山县长许工超令其警备队以残无人性的手段,把他活埋在确山孤山冲。就义时,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