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安,谁不联想到秦皇、汉武来,谁不联想起汉唐盛世来,谁不联想到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就在这里写出他们的不朽的大作品来,谁不联想到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来,他们的许多伟大的诗篇就是在这里吟成的。站在少陵原上的杜公祠远眺樊川,一水如带,绕着以浓绿浅绿的麦苗和红萍霞的正大放着的杏花,组成绝大的一幅锦绣的高高低低的大原野,那就是韦曲、杜曲所在,也就是一个大学的新址所在。杜甫的家宅还有痕迹可找么?每一寸土,每一个清池的遗迹,都可以有它们诗般的美丽的故事给人传诵。相隔不太远的地方,就是蓝田县,就是辋川,也就是有名的诗人兼画家的王维所留恋久住的地方,就是有名的《辋川图》,和裴迪联吟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地方。从少陵原再过去,就是兴教寺的所在了。那是三藏法师玄奘的埋骨之地,一座高塔建筑在他的墓地上,旁有二塔,较小,那是他的大弟子圆测和窥基的墓塔;关于窥基曾流传过很美丽而凄恻的一段故事。这个地方的风景很好,远望终南山白云环绕,唐代的诗人们曾经产生出许多诗的想象来。
站在长安城的中心——一钟楼的最高层上,向北看是大冢累累的高原。刘邦、吕雉的坟,以及他们的子孙的坟都在那里,晓雾初消的时候,构成了一幅像烽火台密布似的沧荒的奇景。向南向东望,是烟囱林立,扑扑突突地尽往天空上吐烟,仿佛蕴蓄着无限的热与力;就在那儿,十分重要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相当完整地被保存着。再向东望,隐隐约约地可指出骊山的影子来,秦始皇帝就埋身其下,华清池依旧是最好的温泉之一。七月七夕,唐明皇和杨贵妃站在那里私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生殿也就在那里。向南望,双塔屹立,尖细若春笋的就是小雁塔,壮掘而稳坐在那里似的大雁塔。终南山在依稀仿佛之间。新建筑的密密层层地一幢幢的高楼大厦,密布在那里。向西望,那就是周文王、武王的奠立帝国的根据地丰京和镐京遗址所在地。灵台和灵囿的残迹还可寻找呢。读着《诗经》,读着《孟子》,不禁神往于这些古老的地方了。就在这些最古老的地方,新的建筑物和工厂,纷纷地被布置在丰水的两岸。还可望到汉代的昆明池,大的石雕的牛郎、织女像还站在那里,隔着水还遥遥相望呢。——当地称为石公、石婆,并各有庙。
长安城的内外,是有那么多的名胜古迹,足以流连,足以考古,足以证史的地方啊。一时是说不尽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