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对石母,银子两万五。为防贪婪者,石笋凌空矗。”这首广泛流传的民谣,道出了“石笋凌空”的优美故事。
“石笋凌空”在八一乡二村境内,是武胜八景之一。
那里有座大山,峦峰高耸,松柏滴翠。朝日霞光点染,绮丽非常;傍晚夕阳斜照,斑驳陆离。阴天云雾缭绕,蒙蒙胧胧,雨日雨声淅淅沥沥,大山青翠欲滴,远看郁郁苍苍,近观清清晰晰。风景如画,勾人心魄。
山上有座庙,名“石笋寺”。寺旁有两砣巨石高数十丈,其状似人,栩栩如生。伫立在左边的活象个男人,身材魁伟、浓眉大眼、满面笑容,帽子高耸。位于右边的活象个女人,秀眉媚眼,美丽贤淑,态度恬静,抿嘴含笑。传说,这就是石公、石母。他俩中间有砣小石,活象一个英俊少年,则是他们的儿子。
石公、石母为山神守护着银仓,里面藏有两万五千两银子。
石公不是一个好人,淫性放荡。每到下午傍晚,变成一个美貌男子,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一见美丽妇女、年青女子,就去调戏达到奸淫的目的,然后隐去,许多妇女受了凌辱还找不到人,哭天无路,入地无门。有的妇女看他长得标志,主动同他戏耍,无不受骗。
有一天,一个嫂嫂带着妹妹上山捡地母耳。听说石公很不正经,爱美貌的妇女。姑嫂两个耍得很好,亲密无间常常开玩笑。嫂嫂无意之间抬头看到石公笑逐颜开,觉得有趣便对妹妹开玩笑说:“今天我俩把竹篮子向石公甩去,看哪个把竹篮子碰到石公脸上,哪个就给石公当婆娘”。
妹妹年方二八,美貌动人。听了嫂嫂的话,顿时羞愧难当,可又觉得有趣,开开玩笑,又有何妨,便羞羞答答地点头表示赞同。
嫂嫂把篮子使劲朝石公头上甩去,甩了六七次,都没有甩到脸上。嫂嫂假意不快说:“这下该轮到妹妹你甩了。”妹妹想:“我知道你耍奸,难到我不晓得耍滑?你不想往石公头上甩,我朝石公脚上掷。可是那篮子脱手之后,轻飘飘地就与石公的脸相碰了,好象两个接吻似的停留了瞬间。
嫂嫂抚掌大笑道:“妹妹,我祝贺你!你当上了石公娘子了……”妹妹红着脸嗔道:“臭嘴”,就撵去打嫂。嫂姑嘻嘻哈哈,欢笑不已。玩笑过后,谁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说也奇怪,自从嫂姑开了玩笑后,妹妹情绪有些反常,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里嫂嫂听到妹妹床上有个男人声音,俩人亲亲热热,叽叽咕咕。认真细听,又听不明白。天长日久,妹妹的肚子渐渐隆胀起来了。
母亲惊奇,悄悄问女儿,女儿咽咽啜泣,沉默不语。母亲又问嫂嫂,嫂嫂也摸不着头脑。后来左思右想,才想起在石公面前打赌和夜里听到妹妹同男人摆龙门阵的事情。母亲又去问女儿,女儿隐瞒不过,才如实讲了。母亲气得骂女儿不守家规,狠狠打了一顿。
父亲闻知,既惊又恨,便写咒文,摆上香案,烧钱化纸,三跪九叩,向玉皇大帝秉告……
玉皇大帝收到这样的秉告已不止一次了,急派太白金星下界查证,太白金星去后掌握了铁证如山的事实,回报玉皇大帝说,石公不守本分,罪恶滔天,百姓怨声载道,若不制止,将失信于民,有罪于世。可石公大喊冤枉,说什么刁民无事生非,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诬告好人。玉帝又派了几路天神,下到凡间去调查。不久,个个天神汇报,情况大同小异。石公荒淫无度,不守清规,于是玉皇大帝派雷公去惩治石公。
雷公本想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第一次打了一炸雷,把石公的帽子打落了,促使他反省,痛改前非。谁知他儿子从山下把帽子拾回来,给他戴在头上。他不但不改邪归正,反而变本加厉,作恶如故,奸淫妇女更多,残害百姓手段更残酷,百姓咒骂更凶,玉皇更加震怒。
雷公受了批评,既气又恨,再也不想饶恕石公了。所以第二次连续打了两个炸雷,毫不留情地把他的脑壳打掉了。他的儿子哭了,在王家大沟的水田里找到了他的头,悲痛欲绝、肝胆俱裂,想把吃奶的气力都使出来,无论怎样搬弄都搬不动。石公便身首异地,没有了脑壳,从此百姓安宁了。
石母心善贤淑,爱做好事善事。她的头发就是灵芝草,包治百病,却很少有人得到。因为楼梯搭不拢,用长竹竿绑起镰刀也勾不着,但她对穷人很同情,时常接济。可后来,碰到一个王木匠,才使她收回了慈心。王木匠家原本很穷,老母生病,无钱医治,石母很想救济他。
王木匠在插秧时,老是听到有个女人在喊他:“王木匠补仓!王木匠补仓……”他回头看时,又没有见人,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他想:以往听人说,石母爱做好事,是她要接济我吧!随后又听到同样声音,便循声而去。他走到石母背后,见石壁上碗口那么大个洞,银光闪闪。他伸手去摸,全是银子,好多好多啊!这时他又听到有人唱:“石公对石母,银子两万五”,他既惊又喜,能得到这么多银子要发大财了!但是他一时又弄不完又怕被别人发现,摸了两锭银子后,立即捧了两捧稀泥把洞口糊上,王木匠贪婪之心发着,他心想:别作声,晚上我一个人挑起箩篼来挑,挑个够。
王木匠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再次来找银仓洞口时,到处都是石壁,再也找不到泥糊的洞口了。他尽管从初夜摸到黎明,还是没有找到银洞,一无所获地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反复思量,找不到洞口所在,天亮之后,他气汹汹地拿起凿子、斧头来,在石壁脚下四处打,到处凿,上下敲,始终没有找到门路。他越打越气,心中发誓,老子明天把全村的石木二匠都喊来会战,搞个天翻地覆,砸烂你石母,找到银库,看你把银子藏到哪里去。总要把这两万五千两银子掏出来!
石母大怒,夜对儿说:你赶快变成一株石笋吧,把这银仓保护好,千万不能给贪心人有机可乘,儿子去了。
次日,当石木二匠浩浩荡荡队伍赶来时,见一株高大的石笋凌空矗立,层层笋壳叶,摇摇欲坠,大家惊诧。不敢上前,王木匠却一马当先,奋臂高呼:“你们要想发财,就不要怕死,谁要银子就跟我来……”几个石匠胆大,就跟着他去了,刚跑拢石壁,还没有开錾,石笋壳叶纷纷坠落,轰轰隆隆的巨响,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打得他们头破血流,喊天叫地,其他的人也惊恐逃窜。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找银仓的银子了。
“石笋寺”虽然早已拆了,但石笋仍然矗立在那里,风姿绰约,蔚为壮观,令人看了,留连忘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