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日,当地农民在梨花盛开的老梨树下摆开阵势,进行着一场一场的斗羊大赛,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呐喊助威。
赛虎,上!”“斗斗,冲!”只见两头体格健壮的小尾寒羊,在各自主人的指挥下,后退几步后,猛的冲向对方。四角接触的那一刻,发出清脆的撞击声。4月4日,2014中国·砀山梨花旅游暨民俗文化节在安徽省砀山县开幕,别开生面的斗羊大赛也在众人的期盼中展开激烈角逐。
古砀大地几千年的历史孕育出多彩的梨乡民俗文化:曲调悠扬的四平调、琴书、唢呐等民间曲艺,赏心悦目的高跷、竹马旱船、舞龙灯等民俗表演,热闹非凡的斗鸡、斗羊等民间竞技,矫健刚劲的武术表演等,洋溢着浓郁的砀山韵味、梨都风情。
在黄河故道砀山境内,唢呐更是被视为神赐之礼器,砀山人的一生注定要与唢呐相伴。婚嫁礼仪要唢呐庆贺;生孩子吃喜面要唢呐祝福;升迁庆寿要唢呐捧场;老人仙逝要唢呐送灵。流行于皖北民间的演奏乐器很多,吹奏、打击、弹拨应有尽有。而最具有砀山独特风格的是砀山唢呐等。唢呐,砀山俗称“喇叭”,皖北周边四省接壤地域的业内人士通称“大笛”。大唢呐又称作“海笛”或“塌笛”,它的笛杆较粗而长,且内径与笛碗均较大,发音粗犷浑厚,音域宽广,适于表现各种气势宏大浑厚柔美的乐曲。小唢呐又称作“尖笛”,它的笛杆相对较细而短,笛杆内径和笛碗均比“海笛”小,发音清脆嘹亮,穿透力强,适宜表现高亢激越的欢庆乐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