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记四

家乡区县: 沈丘县

    明宣德三年(1428),作为项城县治所的秣陵镇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项城县县署遂迁原南顿县殄寇镇(今项城市秣陵镇),并按原城区格局重建新治,治仍称秣陵镇。然旧城池则沦为废墟,人烟寥落,殊失昔日之旧矣。至明正统六年(1441),黄河北怀庆府桑家坡穆斯林逃荒者在此栖身,他们原是西北枣林庄回民,明洪武、永乐年间不断地被官府集中到洪桐县南门外广济寺内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大槐树下,发“凭照川资”,被迁往豫北怀庆府孟州诸地,这颗大树就成了历次移民的历史见证。由于灾荒移民又南逃至此,发现此处有穆斯林居住和一座至元清真寺,则围寺而居。因他们源自“大槐树下移民”,又围教坊(清真寺旧称教坊)而居,故把此地称做“槐坊”,意为住在教坊区的大槐树移民后裔。至今在当地回民中流传有俚语:“问我老家在何处,***(音童)大槐树”。“宁往南走一千,不往北挪一砖”。据《马氏宗谱》记载:“吾宗马氏世居***县,三迁以至项城之南顿”,“初居南顿石桥口,河北怀庆府孟县桑家坡人”④。“马氏为陈巨族,始自洪洞,又迁南顿、槐坊诸处”⑤。道出了沈丘明代回族的来源及迁入原因。

张慧慧(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