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文化之白狼(2)

家乡区县: 陕西省府谷县

解放后,随着许多公路的修通,脚夫这个充满时代色彩的职业也逐渐消失。但自在惯了的白狼又加入了运输队,赶起了大车,威风凛凛、欢天喜地地往返于陕北和山西、内蒙各地。他紧跟形势,用老调唱新词,歌唱对新社会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962年,人民公社成立,运输队解散,白狼也只能老老实实回家种地。“府州城有七道城门和四堵城墙,还困不住我一个狼”,采访时,白狼十分诙谐地给我讲起他这段往事。破四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演唱水平正处于颠峰的白狼尽管满肚子民歌、山曲、二人台,但他从不敢给人唱,实在憋闷的不行,便偷偷的跑到黄河滩上或没人的山洼里一个人猛唱一阵,这有点像南方堰塞湖开挖导流明渠,是的,在堰塞湖开挖导流渠是为了泄洪,以防决堤,而白狼也是在泄洪,他是通过唱曲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以防自己被压抑得崩溃、发疯。多数时间里,他大唱《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和《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府州城到处回荡着他苍劲的歌声。“你在文革时没有被批斗过吗?”当我问及这个话题时,老汉又迷着眼睛狡黠地笑道:“咱脑筋活络着哩,公家让唱啥我就唱啥,他们还经常表扬我了。”我接着又问:“这段时间你还编创过什么民歌,还在外边演出过吗?”白狼听了长叹一口气,“唉,我什么也没编,主要是不敢,也没有到外地演出过,那会儿我的嗓子最好,唱陕北民歌的我谁也不服,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种地,白活了”,这番话道出了他那个时候的无奈和辛酸。我们可以想象,一个90岁高龄的老人现在仍能字正腔圆地唱出那么多天籁般的民歌,他壮年时的演出水平一定是炉火纯青,一定能让神鬼泣、天地惊。如果当时有现在的文化氛围和传媒手段,白狼肯定会大红大紫成为明星,但生活从来没有假设和如果,除府州城坚实的城墙外,还有更高更厚的墙困着他,让他痛苦呻吟,让他麻木凋谢……

毛主席生前巧安排,

华主席为我们除四害。

春天细雨夏天的风,

华主席和咱心连心。

革命传统记心头,

跟上华主席去战斗……

这是白狼1977年参加陕西省文艺调演时唱的一首歌,也是他生平第一次站在省城西安的舞台上唱歌,这次比赛白狼获得了优秀奖。回到府谷后,县上领导和亲朋好友纷纷到他家里祝贺,这着实让白狼高兴了很长时间。之后,为了补贴家用,他开始在县城十字街边卖油糕边唱山曲,他的小摊前经常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山曲还未唱完,东西早已卖光。有的人为了听他唱山曲,干脆把油糕全买下,让他专心好好唱,这个时候的白狼开始美滋滋过着他的舒心日子。2000年后,白狼几乎每年都要到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录制,与阿宝、王向荣等民歌手同台献艺,央视陆续播出了他唱的《摇三摆》、《五哥放羊》、《十对花》、《二道圪梁》等民歌。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首届“西部民歌大赛”中,80岁高龄的白狼老当益壮,一展雄风,获得铜奖。2007年,西安九音唱片公司整理发行了他的个人清唱专辑,同年,白狼又赴北京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黄土恋歌”演出,自此,他获得“陕北民歌的活化石”、“陕北歌王”的美誉。一个从西口路上走来的脚夫,终于在耄耋之年,用他的小曲小调唱出了黄钟大吕之势,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和音乐界专家的好评。

现在,90岁高龄的白狼已五世同堂,儿孙们对他十分孝顺。他身体健硕硬朗,嗓音依然浑厚、高亢,老人每天在城墙边上散散步,在城门楼里唱唱曲,在老街上和邻居们拉拉话,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在生活。前不久,白狼的儿媳和孙子花了几个月时间将他会唱的歌词整理成文字资料,县文化馆也将他的一些经典民歌、二人台录制成音像资料。2014年7月,西安音乐学院马东霞教授专门把他请到西安,用三天时间录制了他63首民歌、山曲、二人台资料。但白狼认为自己会唱的东西太多了,这些资料只是一小部分。他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来采访,一方面陪他解闷,另一方面还可以整理出更多的好东西。确实,民间艺术的传承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白狼是陕北高原上一个民歌手永恒的文化记忆,许多东西可能永远完全无损地装在他记忆的盒子里,我们可以把白狼所有的民歌、山曲、二人台、晋剧、说书等资料全部记录保存下来,但是,白狼只有一个,是不能复制的,他所珍藏的戏班庙会、社火玩意、荒漠古道、店家女人、骡马牲灵等文化记忆是谁也无法全部记录的。但文化必须传承,我们要从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身上汲取养分,按照艺术特有的规律去继承,去发展,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艺术精品。一个民间艺人就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他记录了艺术发展的一段道路,但艺术的道路很长很长,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自己去摸索、去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采访结束后,当我沿着府州城古老的城墙返回时,又看到了那布满青苔的石条罅缝中有许多嫩绿的小树在迎风摇曳,听到了城下黄河川流不息的滚滚涛声,突然明白艺术不会老死,它肯定会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肯定会百折不回、奔流不息……

白狼,大名柴旺,小名柴根儿、柴根。

呆毛(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