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熏豆茶的那些传说

家乡区县: 浙江省南浔区

熏豆茶的缘由,民间有三种传说:   一、是流传于浙江湖州德清、余杭一带民间关于防风氏的传说。防风氏是与大禹同时的另一位治水能人.防风氏曾在浙江一带治水,当地百姓曾用橘皮、野芝麻泡茶,为他袪湿驱寒,另以土产烘青豆佐茶。防风氏性急,将豆倒入茶中,他连茶汤带烘豆一口吃。这样吃了以后呢,防风氏更加力大无边,治水业绩更加辉煌。这种饮茶习俗沿袭了2800多年,被1200多年的唐代茶圣陆羽所记载.从此,湖州、杭州、嘉兴等城乡吃熏豆茶越来越讲究。   二、是流传于太湖畔的江苏吴江一带关于伍子胥的传说。1700多年前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他在拉弓箭时用力过猛,造成地石震动变形,成立弓弦状而得地名。当地百姓对伍子胥将军屯兵苦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肉烘干,以充军粮,为劳伍将军吃力口干,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仙津津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成俗。   三、是流传于洞庭湖湘阴、汨罗一带的关于岳飞的传说。南宋绍兴年间,岳飞被授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带领兵马南下,驻军汨罗县,他的士兵多数来自中原地区一到南方,水土不服,军营中腹胀肠泻,厌食和乏力者日渐增多.岳飞不仅是武将,还精通医术,他吩咐部下熬含盐的黄豆角和姜汁汤让士兵当场喝下。果然,士兵的疾病迅速治愈,军营周围的百姓一看,也学着沏泡这种茶。 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常见提到“熏豆子茶”、“木樨青豆茶”,那即是经茶叶、熏豆等泡制的。《易牙遗意》载:明代苏州已有“盐豆”,是用大新黄豆淘净,再用盐水、调料煎煮,烘至汤干,再在火上焙干。到了清朝,以嫩青豆用盐水煮后熏烘,这已与今日的熏青豆无多大差别了。 喝熏豆茶,先要制作熏青豆,“沸釜盐汤香乍发,烘炉炭火气微谙;加笾爱此好颜色,冬蓄闺中多豆甘。”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妇女制作熏青豆时的欢乐心情。
油猫饼(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