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以“农业物联、改变生活”为主题的农高会首届新丝路·农业物联网发展大会在杨凌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书记陈建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宝祝等嘉宾出席大会并作了精彩的报告,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洪涛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来自新丝路沿线以及全国各地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大会。
青海海西州、杨凌示范区代表分别介绍了当地农业物联网发展情况,与会嘉宾分别从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政策与新丝路农业产业发展机遇、物联网与现代农业、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日光温室群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物联网的价值与理念,并围绕如何组织、打造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构筑以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的可靠性、节能性、环境适应性等问题进行演讲,让农业物联网通过农高会平台向全国推广与传播,将成为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新一轮我国农业产业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国物联网有序、健康、快速发展,这些都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去年,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国家时,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今年10月,张高丽副总理在陕西主持召开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随着这一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陕西必将成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纽带,必将在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特殊地理区位优势和农科教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在农业物联网发展方面,杨凌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2013年,杨凌示范区把“建立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探索安全食品生产模式”作为现代农业五大体系建设之一,开发了种植类农产品溯源标识管理系统,为杨凌安全农产品输出、打开中高端市场以及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安全运营平台。实现了“生产过程有记录、记录信息可查询、流通去向可跟踪、主体责任可追究、问题产品能召回、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目标。
秉承物联网创新示范的国家使命,集聚优势资源,创新应用思维,探索商用模式,加快推动农业物联网发展,促进社会各方资源整合,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