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家乡区县: 周口市郸城县

1教学理念

学校形成了以德育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教改为突破口,教学创新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管理与教学相融合,文化生教育和特长生培养全面推进的教育教学新格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直线上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目前,学校共有60多个教学班,在校生6000多人,是周口市示范型高中、周口市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百家慈善功勋单位、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示范学校、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周口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周口市管理规范化学校、周口市“晨光”运动会团体第一名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誉是郸城三高奋斗历程的写照,映照出三高人负重拼搏的精神。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耀坤动情地说:人要有一种精神,学校同样要有一种精神,精神是学校的支柱,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就没有三高的现在和未来!

2教育体制编辑

郸城三高Dancheng third senior high school一班人深深懂得,作为学校,教学质量是决定学校兴衰成败的关键,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的关键。而每年进入三高求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不能进入重点高中或者被其他高中拒之门外的学生。面对现实,他们从学生高一入校开始狠抓养成教育,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校一心,坚定不移的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从养成教育入手,实行先管住后教育的方法。从军训开始,对高一新生贯彻《学生一日常规》和《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在思想、学习和衣、食、住、行等方面必须遵照执行,彻底改掉在初中时形成的不良习气。针对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的情况,高一开学时用两个月的时间把初中的知识全部进行系统巩固和复习,为学生顺利接受高中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教法,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但是三高人认为起始年级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只看几个尖子生,只有全班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进步才是真正的高质量教学。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三高提出了适合自己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抓纲扣本、夯实基础”的十六字教学方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①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疑难问题,凡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律不教。②明确教学方式。即教师引导学生学,学生成为学的主体。③明确教学要求。教学必须让学生不折不扣的掌握大纲规定的要求,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找出解题规律,触类旁通。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走弯路。变教师满堂灌为每节课教师授课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当堂训练不能少于15分钟,并且当堂反馈练习效果,练习重点就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内容,这样做是为了抓纲扣本、夯实基础,让学生万丈高楼平地起。并在全体教师中大力推广五步教学法: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提倡学生自学—检查自学效果—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当堂训练。这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为学习指导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压力增大了。老师在把握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确定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确定授课的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既保证中等生学好,又保证学困生学会,更要使尖子生学活。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天天都有进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不良习惯没有了,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狠抓教学过程管理,把各环节落到实处。高三开学伊始,在校长刘现营的直接领导下,组成了业务能力强、领导水平高的高三年纪领导组,即副校长李西锋任组长,年级主任谢守堂、张洪明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和班主任为成员,他们任劳任怨,精诚团结,对学生的起床、早操、早读、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试卷评比、晚辅、晚休查寝等诸项管理工作狠抓落实,对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因势利导,适时变革高三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促进高三学生全面提高成绩。一是每两周举办一次“两语”(语文、英语)作文竞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提高卷面质量。二是,每周二晚举行一次尖子生对抗赛,赛数学和综合科,由老师全面批改,指正不足,交流体会。三是每周六晚和周日举行周考,根据考纲和教学大纲组织各科备课组长认真研究外地信息,采用小刀加浆糊的方法组合成适合三高学生实际的试题,定时考试,做到改卷不过夜,讲评不过天,信息反馈及时,成效明显。四是每次考试结束后,强调学生做满分卷,把自己有能力做对却做错的题重新做到专用满分卷上,同时写出心得体会,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五是高三下学期开始举行名师专题讲座,每周二由教研组长讲述本学科综合知识及近年高考命题的特点、趋势。六是以全县高考百日冲刺运动会为契机,及时调整课时,销减语文、英语课时,增加政史地和理科数学课时。七是注重非智力因素开发,学校邀请心理专家作考前指导,由校长刘现营牵头分别召开了尖子生、希望生、学困生座谈会,从不同角度加强心理辅导,不断调整学生心态,让学生始终处于昂扬向上的状态。八是坚持上好早操、课间操,每天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到操场跑步,一直坚持到6月5日,从不间断,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学习精力充沛,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斗志。

3师资力量编辑

由精英教师组成的高三教师团队,牢记危机意识、金牌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主人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确保了教学攻关任务的完成。在副校长李西锋和年级主任谢守堂、张洪明的带领下18位高三班主任不分节假日,常年如一日,明争暗赛,视学生如生命,悉心关怀,无微不至,深受学生的爱戴。他们既有第一次任班主任的王慧、赵付阳、刘东晓、陈天尚、王佩伟、韩振宇、谢言防、李杰、何其东、赵新民、赵海山、刘志邦等,也有经验丰富的韩坤、赵旭、张洪明、朱学东、赵瑞、刘樵、左绍权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超负荷运转,超常规工作。他们白天上课,早晚自习辅导,一天到晚守在教室里。有的喉咙讲哑了,有的累病了,挂了针服了药继续上课。副校长李西锋全身心的投入到高三阶段的繁忙工作中并任一个美术班的班主任。

教研组长刘现杰、徐旷、左绍仲、李登军等充分发挥教研骨干带头作用;女教师刘延红、赵靖、韩艳、胡敏、赵卫华等撇下年幼的孩子和家务,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学校组建了一个实验班,对他们开放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经过一年的实践,这个班今年参加高考50人,600分以上11人,全县理科前10名占2人,二本上线35人,上线率70%,创造了普通高中前所未有的奇迹!

4团队建设编辑

自任校长之日起,刘现营和他的团队血脉中就不断涌动着创新的激情、新的灵感,三高人的言行中始终肩负着创新的责任、创新的使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才”的思想指导下,针对三高一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而个人有天赋,有进入高校深造的迫切愿望的现实,他们审时度势,大胆创新,挑选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组建成体、音、美、舞蹈、书法特长生班。决心探索出普通高中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成才的新途径。特长生班的教学实行文化课与专业课并举,紧紧把握体、音、美、舞蹈、书法各专业高考发展趋势,研究体、音、美、舞蹈、书法重点院校的录取机制。从高等院校和社会知名专业人士中聘请专家教授到校任专业课教学,抽调各课骨干教师任文化课。使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文化课得到提高,专业课长足发展,找到了升入大学深造的新途径,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扬。

升学成绩提高的同时,三高学生在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令社会刮目相看。三高学生在全县文艺汇演中包揽特等奖和一等奖;三高篮球队连续六年获得全县篮球比赛第一名,三次获得全市篮球比赛第一名;三高书法班的学生获全省书法比赛一等奖,受到了国家书协副主席的赞扬。

九年来,已经有1230多名特长班考生考入本科大学深造,仅考入国家“211工程”大学的学生就达156人。

丰收的成果,使每一个郸城三高人感到骄傲和自豪。面对成绩,他们没有沾沾自喜,没有止步不前,校领导一班人带领全体教职工乘着郸城教育改革的快车,正在绘制三高发展的新蓝图,为学生搭起成才的阶梯,在新起点上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昨天的三高,底蕴渐深;今天的三高,生机盎然;明天的三高,魅力无限!

dkj0616(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