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的历史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百余年的建设发展,奠定了武汉大学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卓著的学术声望。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育人环境优美、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高等学府。
武汉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600亩,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校园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古典式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武汉大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迈入新世纪的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和管理学等11大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0个学院以及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现有105个本科专业,217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2个一级学科和143个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珞珈山上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千4百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千1百余人,博士生导师655人。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名师在这里著书立说,耕耘讲坛。近几年来,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才华,担当起百年名校再铸辉煌的历史重任。
武汉大学综合科研实力十分雄厚,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8个国家专业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6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如今在校学生规模达4万7千余人,其中研究生1万5千余人。他们在诸多全国性的竞赛活动中夺得了多项桂冠,有7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武汉大学这座如诗如画的高等学府,开启了多少催人奋进的青春之旅,奏响了多少气势恢宏的创业乐章。从这里,走出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7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百余年的辉煌。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武汉大学正充满信心,迈向美好未来。
武汉大学网站:http://www.whu.edu.cn/
2、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总面积400公顷。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华中科技大学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9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63个,硕士学位学科200个,博士学位学科1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建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其中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
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000余人(另有附属医院职工5,000余人),其中教师4,0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511人,教授751人,副教授1211人。在校学生近60,000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外国留学生340余人。
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拥有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大量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还有三家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的附属医院(其中同济、协和医院是全国著名的大医院)和一家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学术和文化技术交流,已同国外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和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已有200多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名誉顾问,派出各类出国留学人员3000余人。
跨入新世纪的华中科技大学,将发扬“团结、务实、创新、进取”的优良校风,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为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奋力前进。
华中科技大学网站:http://www.hust.edu.cn/
3、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座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毗邻武汉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大学(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于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总书记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教职工4000余人,含教授245人,副教授44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8人,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权自行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博士生导师资格。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物理学专业、历史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等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政法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18个学院,信息技术、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9个系部,科社所、农药所、粒子所、应用物理所、多媒体研究所等50余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49个本科专业(方向) 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科研整体实力较强,形成了文科、理科、教育科学三大研究格局。仅2001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64项,其中国家"八六三" "九七三"高科技攻关项目3项,国家级社科基金14项(全国高校排名第7位);共出版专著、教材272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4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共114篇,有6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学校广泛与国内许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学校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近几年,学校经常派出人员到国外留学深造,其中大部分已学成回国成为学校教学科研骨干力量,还有一批教师活跃在国际学术讲坛上,为促进中外科技、文化教育交流作出了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立足湖北,面向中南,辐射全国,全体华中师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为争取把华中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华中师范大学网站:http://www.ccnu.edu.cn/
4、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位于武汉市南湖狮子山,占地面积7425亩(约5平方公里)。校园三面环水,背靠青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教学和科研园地。
学校迄今已有105年的办学历史,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学校几经演变,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教授132余人,副教授278余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名,1人被聘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或提名奖,8人次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人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2人获全国扶贫状元称号,56人被评为国家级、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结构趋于合理,在某些领域能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学术团队。
学校设有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水产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园艺林学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等13个学院和外语系、体育课部等2个直属系部。有46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3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 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4个学科被教育部批准设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9个国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畜种中心,9个省部级研发中心,有22个研究所。
学校对外交流活跃,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英国、法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近20个国际基金组织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联系,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伙伴关系。
面向新世纪,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速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整体水平国内一流,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网站:http://www.hzau.edu.c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