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特色(四)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

家乡区县: 西安市长安区

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也称裤带面。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biang 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这个字,不是图案,而是文字。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文化味浓,这个字确切字型正规字典里查不到,辞海里也没有,外地人更不认识,他是陕西关中地区食的一种面的称谓: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是代用而已。这个字像武则天自己起的号叫“曌”一样。除了在她的号上,别的地方用不上。

一点飞上天 黄河两头弯 八字大张口 言字中间走 左一扭右一扭 你一长我一长 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一个小勾挂麻糖 坐个车子回咸阳。

“面条像裤带”,“辣子是主菜”是关中十大怪其中一怪,三言两语将陕西关中人爱吃面习惯饮食展现出来,老陕人端一大碗biangbiang面、陕西关中有一句老话:“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谗得爱吃面的人流口水。最古老的一种是擀厚切宽像裤带,爽口耐饥撩的太。辣面拌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面下。

陕西八大怪,其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biang biang 面是陕西人最爱的面食之一。这道扯面又叫拉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 油泼面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而扯面的形状,有拉拽宽厚如腰带的长宽长面,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油泼扯面好吃的关键就是面要揉的劲道,最后抹上油再发上一小时。这时候的面团软软的,可以扯上很长,然后从中间按好的印痕撕开,再继续拍打案板扯得更长,在开水中煮熟后捞起放在碗里。配上葱花,姜末,蒜末,花椒粉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红彤彤的辣椒面,顿时满碗红光。最后一道工序也很关键,这油泼指的也便是最后一步,将一大勺油烧得热热的,然后猛的浇泼在辣椒面和面条上,听得“吱啦”一声,一团烟雾升腾,随之各种香味扑鼻而来,再浇上一点生抽,老陈醋,香辣带劲,面条柔韧,对我这种极爱面食的人都是极大的诱惑啊。

李飞阳(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