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的“西府锣鼓”

家乡区县: 宝鸡市陈仓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锣鼓的国家,鼓舞鼓乐艺术源远流长,源于尧舜,兴于隋唐。数千年来,锣鼓一直是各族人民生活、劳动、迎宾、喜庆、祭祀乃至征战必不可少的器物 ,由此产生了许多专业或业余的锣鼓队。如今这些锣鼓队除在节日期间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外,还在平日里承接一些商业活动,逐渐成为一个行业。

基础良好队伍众多

宝鸡各个县区都有为数不少的锣鼓队,仅金台区今年正月十三组织的锣鼓大赛,就吸引了辖区十二支锣鼓队参加,平均每支队伍有八十名队员。显然,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于是,如何使这些锣鼓队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渭滨区高家村锣鼓队成立于 1998年,爱好文艺的方溥蓉是这支锣鼓队的发起人 ,也是负责人。据她介绍,锣鼓队成立之初有队员 60余人,均为高家村村民。最初只是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村里的一些活动助兴。队员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人,从二十多岁的小媳妇到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都有,男队员只有十来名。这些队员平日里或打工、或务农,有活动了才临时凑在一起。

目前这支锣鼓队可表演“转鼓”“迎春鼓”等四五个类型的节目,作为负责人同时也是教练的方溥蓉笑称:“转鼓是在索王锣鼓队表演时偷学的。”

转鼓是岐山锣鼓中最具特色、最具魅力的一种,民间称之为“跑鼓”或“跑转鼓”,是根据民间鼓谱“二槌”“三槌”打法和民间鼓舞特点改编,历经几代人的摸索和改进,演变成的一种打法。鼓手、钹手在表演中不断变换位置,夹杂舞蹈动作,风格以粗犷豪放、激昂雄壮见长,气势磅礡,震撼人心,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奋,极富表现力,颇具特色。

在岐山众多的民间锣鼓队中,索王锣鼓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支队伍。这支锣鼓队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代表岐山参加了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获集体二等奖。这个千余口人的村庄,男女老少几乎都能敲锣打鼓。和高家村锣鼓队一样,索王锣鼓队的队员也并非专职,平时的演出可召集五六十名队员。

黑旗信条(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