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知县陈仲宾以三峰书院宾兴田租及县城屠捐为经费,于三峰书院右侧(今镇中),创办第一所陆川县高等小学堂。此期间,县内各地绅士,以该地区庙产、义学租、学会租、税捐及祖尝为经费,陆续设立19所高等或两等小学堂。至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兴办学堂21所。次年,由清朝改为民国,新旧交替,停办了18所。
民国5年(1916年),陆川县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同时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马坡)、第三高等小学校(乌石)、第四高等小学校(良田)相继恢复。至12年,全县有小学校158所。后由于军阀混战,财政紧缺,陆续停办20余所。13年创办县立女子小学。23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基础学校(包括女小)17所,学生1444人;初级国民基础学校304所,学生9116人。入学率占全县人口的4.5%,占学龄儿童的34%弱。同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从万丈坡三峰书院搬到县城原陆川县立中学旧址(今县政府招待所)。31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基础学校33所,学生3297人;教职工293人;初级国民基础学校584所,学生2.88万人,教职工564人。35年,中心国民基础校减少为20所,初级国基校减少为454所,学生35416人。38年,全县有小学教学点536个,在校学生24347人,教职工675人。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1950年全县有小学458所,870个班,学生13907人。随着民主改革运动的发展,乡村小学也在发展。1952年,全县有小学621所,学生49850人。1954年春,进行整顿,压缩办学点,充实班额,学校减为496所,学生41744人。
1976年,耕读小学陆续并入全日制小学。1980年,对小学教育进行调整、裁撤小学附设初中班,保证了小学师资和教学设备,教育质量日呈上升。1985年,县内有小学163所,在校学生2696班,91657人,每万人口有在校生1478人。1986年,县内适龄入学儿童78743人,已入学76785人,入学率97.5%。同年11月,经玉林地区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工作团验收,县内小学入学率98.5%,普及率98.8%,巩固率99%,毕业率97.6%。“四率”均达部颁标准。1989年,全县有小学158所(村)540个分校(教学点)在校学生101056人,每万人口有在校生1508人,比1950年增加了6.26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