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企业

家乡区县: 沈丘县

金丝猴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10月,总厂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付井镇

。翌年7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

企业集团。如今,金丝猴集团已横跨七省一市,拥有16家成员企业,其中上海金

丝猴食品有限公司、裕恒食品有限公司和中新合资裕达食品有限公司,是金丝猴

集团的3个核心层企业,紧密层企业10家,松散层企业3家。包括糖果、巧克力、

果奶、果冻、炼乳、饴糖、奶粉、方便面、包装彩印等加工企业。现有员工3000

多人,高中级技术人员368人,自有资产5.65亿元。2001年完成产值4.6亿元,

实现利税5100万元。公司的龙头产品———金丝猴牌糖果、巧克力、饮品、小食品等四个系列200

多个品种,畅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市的150多个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并

出口到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金丝猴牌系列糖果、脆仁巧克力、果奶、

饮料等产品,曾先后荣获“中国名牌创造奖”、“上海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精品

”、“亚太地区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双项金奖”、“第二届亚太地区APEC

国际经济贸易奖”、“第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饮品”、“国货精品

”、“浙江沪闽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产品”、“上海食品博览会推荐品牌”等殊荣

金丝猴集团从德国引进的网状巧克力生产线,是世界第三条、中国第一条具

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巧克力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巧克力生产的一项空白。1998年9

月,金丝猴集团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认证。

集团董事长赵启三是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劳

动模范”。

金丝猴集团这个偏居内陆落后农村的乡镇企业,在赵启三带领下,短短10年

,成了全国糖果业的龙头企业,探索“金丝猴”快速而又健康的发展之路,是一

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个企业能否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是成败兴衰的关键。一些乡镇企业

昙花一现,失败的原因多系没有处理好巩固与发展的关系,其中有些企业好高骛

远,盲目性大,在主营项目还没有做好做大的情况下,急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使得资产流失,债台高筑,包袱加重,最终导致破产垮台。这是既沉重又沉痛

的教训。金丝猴集团的决策人头脑很清楚,他们不这么干,而是坚持走扎扎实实

办企业的路,在开拓糖果食品天地上下功夫,把公司办成同行业中第一流的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糖果、巧克力等产品研制开发

和生产销售,突出主业,快速膨胀,迅速形成市场竞争规模优势。面对一次次跨

行业多元化的机会。他们不为所动,没有投资上项。赵启三说得对,“跨行业经

营必然要涉足自己不懂的东西,自己不懂的东西决不能盲目上马,除非在企业规

模膨胀到一定程度或市场潜力衰竭的情况下,企业分散财力和精力,看眼前利益

而弃长就短,投资其他行业的做法不是明智之举,结果可能是想赚的钱赚不到,

主业受影响甚至衰败。金丝猴集团除了围绕糖果、巧克力发展上游或下游产品,

如果奶、果冻及其他糖果类小食品外,对跨行业、多元化发展一直持审慎态度。

坚持一业为主,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该集团获得成功的重要秘诀。

不断创新力不衰

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这个创新包含

了理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几个方面。理念创新,表现在他们的不同发展

阶段有着不同的奋斗理念。食品总厂时期,处于求生阶段,“厂兴我荣,厂衰我

耻”这一理念激励他们艰苦奋斗,度过了企业最困难的时光。九十年代前半期,

当时金丝猴集团名为中外合资裕恒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进入创业和发展期,公司

提出了“进了裕恒门,当好裕恒人,同创裕恒业,共享裕恒银”的创业观。简单

明晰的口号,鞭策员工齐心协力,创造了企业产值、规模连年翻番,竞争实力不

断提升的业绩。1996年以后,企业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集团公司提出“以人

为本,注重科技创新,回报社会,造福人民;不断否定自己,永远追求卓越”的

企业理念,使员工们爱岗敬业,企业一跃成为全国的知名企业。

在体制创新方面,该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社办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

集团化企业阶段,其间也存在着多种体制并存、产权关系不明、运营机制落后的

现象。1998年以来,公司着手全面进行股份制改造,至2000年底,全部完成对集

团全资公司、合资公司的产权和股份界定,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外资方

和镇政府,各自转为股东,按资本人格化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行使股权。去年

,集团公司经过整合,已申领了金丝猴股份公司的营业执照。

为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品牌形象,金丝猴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逐

年加大科技投入,按照国际品牌的目标定位,先后完成了产品由中档向中高档提

升和保留品种再定位工作。为了保证“金丝猴”产品不断有新品种面市,公司投

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新产品开发研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人才济济铸辉煌

赵启三和他的企业特别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由于他们求贤若渴,1992年

以来,先后有30多名来自上海、南京、北京的糖果食品专家、工程师到集团工作

,其中一位知名专家来企业工作已11年,至今不愿离去。1995年以来,金丝猴集

团开始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继从全国各类学校引进专科以上毕业生300多

名,其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者220名,经过专业化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这些人

中的95%以上都愿留下工作。目前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满35岁,其中60

%以上源自于这批人。

金丝猴集团为了留住人才不惜代价,投入资金为他们营造宽松的生活和工作

环境,提供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科研开发经费,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

们在这里有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实感觉。为广交朋友和了解市场最新信息,出

资在上海营造了一个“糖果食品沙龙”,吸引上海食品科研单位学者、商贾名流

定期到沙龙聚会,交流业界信息,提供新产品开发方案。提起人才的作用,赵启

三感慨地说:“没有人才,就没有‘金丝猴’的今天。”

顶层公寓(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