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相伴新机遇

家乡区县: 晋中市 榆次区

当前,在气候趋寒的自然环境中,市场环境亦未明显转换。对于晋中这样一个资源型地区,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把握新机遇,从发现、发生中谋求发展,是有力结束“十二五”,从容揭幕“十三五”的智慧所在。 审视我国目前的经济位置,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增速有所回落正如化蛹为蝶前的阵痛,并非倒退,而是从资源消耗向科技创新的正面、积极的必经之路。此时此情,应该坚信困难中持续向好的趋势,更应该理性面对当前这种经济位置,解读其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深刻内涵,把握其潜在机遇,放远视野,早行一步,用改革的精神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正确把舵经济增长的航向。 新常态相伴新机遇,“寻求”,正是对于新机遇一种积极的状态,是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是主动迎合、奋力挖潜,是全心服务、精准发力。一年来,市委、市政府与企业共冷暖,政府瘦身、简政放权大刀阔斧,为“求得”创造了积极的环境,为适应新常态打开了通道。 事实上,转型路上的新晋中,“机遇”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倡导。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赋予煤炭产业转型更大的空间。在之前煤炭资源整合、煤炭链条延伸的基础上,更强劲地握住“综改区”的机遇,走出一条“革命兴煤”之路,必须要不遗余力从高碳向低碳转,从耗能向科技支撑转,从分散向集约转,实现整体上的由外延增长向“延伸循环”的内涵突破蜕变。因此,对于煤企而言,低煤价只是一时之困,随着企业的市场主体“身份”的更加明确,环境的更加宽松,只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走稳清洁低碳之路,发展纵有暂时的停滞,都是对未来大步前进的奠基。 解煤之困为煤之兴,晋中的步履将更加铿锵。 由远及近,承载这样的转变,我们的108综合发展廊带平台已经搭建。在这片沃土上,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带动着整体产业的升级,带来了劳动生产率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走远走宽这条路子,要继续解放思想,政府要创新思路,敢于担当,为企业主动服务,积极协调,为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打开“飞地经济”之门,谋求同频共振、块状崛起;各相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倡导带着问题进企业、看项目,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各企业要善于借船出海,通过嫁接高、精、尖,深挖内在潜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型项目向企业、向产业、向区域的渗透,形成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煤炭之外,晋商文化资源是晋中堪与煤炭并行的又一块富藏。随着新常态下消费能力的升级,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比重不断增加,给旅游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做好立体式旅游经济,让晋中的瑰宝绽放风采。 新机遇,不仅存在于“既有”中,还在不断地发展。城镇化带来的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新境界、创新驱动战略下信息技术革命的新征程,都是打开的一扇扇机会窗口。让机会遇合,就要以项目为支点,接好资金链、打通人才链,把晋中几年来对科技、人才、金融等关键性要素的蓄势变现,实现高成长、高回报、高效益。(
海的女儿(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